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调查数据为经验资料,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进行了估测。通过研究认为:在地域上,东部地区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区域;在产业上,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在现有制度框架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将呈逐步扩大的态势,但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预期目标还比较艰巨。作为重庆来讲,应加快库区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成长,将有利于推动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2.
以调研资料为经验数据,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研究认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不同的制度安排有不同的劳动力转移型态。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与农地承包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经济管理制度三组核心制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现有制度背景框架下,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途径上还主要停留在“兼业型”转移型态,在流动方式上还主要表现为通过亲朋好友带动和自身外出务工的盲目流动。但同时也看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市场制度的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在循序优化,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在逐步削弱,政府和民间机构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民收入滞缓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问题,本文从全新的视角分析了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解农民收入滞缓的战略对策:即从微观上,形成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化和城镇化三者良性互动的格局;宏观上,增加政府的有效制度供给,为提高农民收入营造优化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4.
以调研资料为经验数据,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研究认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不同的制度安排有不同的劳动力转移型态。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与农地承包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经济管理制度三组核心制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现有制度背景框架下,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途径上还主要停留在“兼业型”转移型态,在流动方式上还主要表现为通过亲朋好友带动和自身外出务工的盲目流动。但同时也看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市场制度的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在循序优化,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在逐步削弱,政府和民间机构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中国旅游业发展深受宏观经济、内部各省市间社会经济、资源禀赋、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及基础设施等的影响,旅游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基于此,采用DEA的非参数测量了我国各省级地方政府的旅游产业效率。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2000年到2018年我国各省旅游产业效率起伏较大,但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空间上看,东部旅游产业效率优于中部和西部。  相似文献   
6.
借用SWOT分析法,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分析了重庆丘陵山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发展重庆丘陵山区农业的“工业富县”、“农业强县”、“旅游靓县”的发展战略和“外向创汇型”、“旅游观光型”、“高效生态型”、“庭院经济型”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