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用量(0、30、60、90 g·kg~(-1))污泥蚓粪的沿海滩涂土壤对玉米生长及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污泥蚓粪施用量的增加,玉米株高及生物量呈上升趋势;施用污泥蚓粪处理(30、60、90 g·kg~(-1))玉米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7.4%、68.5%、82.6%;施用污泥蚓粪处理显著增加滩涂土壤全量铜和锌;随污泥蚓粪用量的增加,酸溶态和可还原态等活性态镉、铜、铅、锌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玉米植株各部位锌含量、茎叶部铜含量也呈上升趋势;施用污泥蚓粪对土壤及玉米植株各部位镉、铅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淹水土壤有机酸积累与秸秆碳氮比及氮供应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有机酸积累和毒害是稻田秸杆还田中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水稻与小麦秸杆为材料,采用淹水培养研究了甲酸、乙酸、丙酸及丁酸在士壤中的积累及其与秸秆碳氮比、氮肥添加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施用氮肥的情况下。随秸秆用量的增加,秸秆处理的有机酸积累均显著增多。与稻秸处理相比,麦秸处理的有机酸(尤其足丙酸)积累量显著较高,土壤溶液中NH4^+浓度显著较低。加入尿素明显减少有机酸积累,促进CH4排放,但对CO2的排放无显著影响;氮素的影响在麦秸处理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上述结果说明麦秸的高碳氮比增加了无机氮的生物固定,抑制有机酸向CH4转化,从而导致麦秸处理有机酸积累量高于稻秸处理。施用氮肥是减少麦秸还田后有机酸积累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此措施将可能促进CH4的排放。  相似文献   
3.
拉萨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自2006年实施以来,通过野外采集土样和室内化验分析、田间肥效试验、校正试验及施肥示范,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4.
秸秆还田对稻田渗漏液DOC含量及土壤Cd活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稻田渗漏液DOC含量及重金属污染土壤Cd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增加了稻田渗漏液的DOC含量,提高了土壤Cd的活度.稻田渗漏水DOC的浓度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大.秸秆还田增加了Cd随稻田渗漏水的流失,使得稻田土壤Cd全量、有效态Cd量均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降低,部分处理降低幅度达显著水平.本试验条件下由于较多的秸秆还田影响了水稻生长,使水稻植株Cd浓度、累积量均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秸秆还田0.5%处理的水稻植株Cd浓度、累积量最高,分别为45.10 mg·kg-1、1 858.1 μg·pot-1.  相似文献   
5.
蚓粪复合基质不同氮素用量对茄果类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资源化利用蚓粪,提高茄果类蔬菜育苗质量,研究蚓粪复合基质中不同氮素添加量对茄子、辣椒和番茄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蚓粪复合基质中辣椒、茄子、番茄等茄果类蔬菜幼苗的成苗率、开展度、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绿素、总鲜(干)重、茎叶鲜(干)重、根鲜(干)重以及壮苗指数等均明显优于对照。蚓粪复合基质中添加0.5 kg.m-3尿素有利于茄子幼苗地上部分发育,以及辣椒与番茄幼苗鲜(干)物质累积;添加1.0 kg.m-3尿素最有利于辣椒地上部分发育;添加2.0 kg.m-3尿素更有利于番茄幼苗地上部发育和茄子幼苗鲜(干)物质累积。蚓粪复合基质中添加0.5~1.0 kg.m-3尿素更有利于茄果类蔬菜幼苗成苗率稳定在较高水平上,添加1.0 kg.m-3尿素最有利于茄子和辣椒形成壮苗,而添加0.5 kg.m-3尿素最有利于番茄形成壮苗。综合而言,蚓粪复合基质在茄果类蔬菜的育苗中可以替代传统的基质,氮肥添加量以添加0.5~1.0 kg.m-3尿素为宜。  相似文献   
6.
绿肥轮作还田对稻田土壤溶液氮素变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卢萍  单玉华  杨林章  韩勇 《土壤》2006,38(3):270-275
通过研究利用绿肥等改变轮作制度及N素管理后稻田土壤溶液中溶解性N素的动态变化及水稻产量的变化,评价了利用绿肥参与水稻轮作系统,减少无机N肥的施用量,促进水稻生长的同时降低环境负荷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在总N量相当的情况下,冬绿肥还田或冬季休闲稻季土壤溶液中NH4 -N浓度均比稻麦轮作单施化肥的处理低。溶液NO3--N浓度随还田有机物料的C/N增加显著降低。利用豆科紫云英轮作还田,可降低44%的无机N肥用量,溶解性N浓度显著降低,是减小稻季N肥流失环境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纳米锌和离子锌对水稻产量形成及籽粒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食味粳稻南粳9108为材料,于2018和2019年采用盆栽试验方式,设置了纳米锌和离子锌2种锌形态及4个施用量(0、7.5、30和60kg/hm2)处理,研究了不同用量纳米锌和离子锌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籽粒锌积累量的影响,为水稻锌肥合理选择和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锌处理(CK)相比,纳米锌和离子锌施用均能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各处理增产幅度在1.3%~11.9%,且水稻籽粒产量随锌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锌施用量条件下,纳米锌增产效果显著高于离子锌处理,其原因在于纳米锌处理水稻具有更高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与离子锌处理相比,纳米锌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从而促进了水稻产量的形成。与CK处理相比,纳米锌和离子锌施用均可显著增加籽粒锌含量和锌积累量。纳米锌处理的籽粒锌含量和积累量分别较离子锌处理增加了4.5%~10.3%和6.2%~15.4%。综上所述,对于促进水稻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纳米锌较离子锌具有明显优势,同时施用纳米锌能够有效提高籽粒锌含量,可作为提高稻米营养品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施氮时期对"扬稻6号" 水稻谷壳生长和谷粒充实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粒肥等7个施氮期处理,研究其对“扬稻6号”谷壳生长,谷粒充实及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基肥有利于扬稻6号谷壳增大;施用粒肥有利于谷粒充实;施用分蘖肥既可促进谷壳增大,又可促进谷粒充实,从而使粒重显著增加;施用促花肥,保花肥或在基肥的基础上过多施用穗粒肥,虽可增加籽粒的充实度,但使谷壳明显变短变窄,粒重比对照显著降低;粒重与谷壳的长度,宽度和投影面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9396**,0.9486**和0.9894**;粒重高低主要取决于谷壳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栽培和环境条件对水稻饱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8-2001年度,在群体水培、盆栽和大田条件下,以常规籼稻、粳稻及杂交籼稻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栽培和环境条件,研究其对水稻饱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供氮浓度为21mg/kg)相比,适当降低移栽至抽穗期的供氮浓度,能显著提高饱粒重,供氮浓度过高,则相反;与不施肥相比,作为分蘖肥施用可提高所有品种的饱粒重,作为促花肥或保花肥施用则相反,作为基肥、粒肥施用对饱粒重的影响因品种而异,而在分蘖肥的基础上过多施用穗粒肥则使所有品种饱粒重显著下降;抽穗前15d至抽穗期遮光、缺水、遮光+缺水处理或抽穗前15d剪根处理均使饱粒重显著下降;适当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透性有利于饱粒重的增加;结实期过早断水,饱粒重显著下降,而初穗期喷施“双增剂”(10mg/kg),饱粒重显著增加;扬稻6号、日本晴、武运粳8号和汕优63在不同栽培和环境条件下饱粒重的极差分别为6.69g、7.52g、3.79g、5.85g,最大增幅分别达28.28%、37.62%、15.12%、24.64%。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分析长效土霉素注射液作用于猪体内的生物等效性,为临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4头猪,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对照组1注射3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对照组2则注射2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猪体内的血浆土霉素浓度进行测定,分析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药动学参数为:药物吸收半衰期为(0.088±0.014)h和(0.140±0.076)h;消除半衰期为(52.489±21.885)h和(36.481±21.568)h;峰浓度为(4.986±1.786)μg/ml和(5.016±0.948)μg/ml;达峰时间为(0.609±0.110)h和(0.823±0.372)h;药时曲线下面积为(112.482±18.564)mg/L.h和(109.877±19.946)mg/L.h;以2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作为对照,3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465±26.103)%。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浓度的长效土霉素注射液的药动学参数不具有显著差异,由此看来两种药物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