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在基础日粮的水平上添加中药复方,纯中药全程饲喂,对保育阶段仔猪血清中胆固醇和脂蛋白含量进行测定,为该中药复方对保育阶段仔猪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抗生素在畜牧业的应用,形成质量可靠的“无抗”猪肉提供帮助。[方法]试验选用80头(28±2)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3、4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5%、1.0%和0.5%的中药复方,试验期4周。试验结束第2天上午9:00空腹,前腔静脉采血,进行全血血常规指标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组保育仔猪血清中脂蛋白脂肪酶含量均有升高,其中,添加0.5%中药复方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组保育仔猪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有升高,其含量随中药复方添加量的减少而逐渐降低,各中药复方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组保育仔猪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有所下降,其含量随中药复方添加量的减少而逐渐降低,其中,添加0.5%中药复方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组保育仔猪血清中三酰甘油含量均有下降,其含量随中药复方添加量的减少而逐渐降低,各中药复方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药复方组保育仔猪血清中脂蛋白脂肪酶含量、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有升高;保育仔猪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三酰甘油含量均有降低。  相似文献   
2.
"教、学、做"一体化即"教、学、做合一",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造的教学方法.当前,为了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教高(2006]16号文在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明确提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此为引领,掀起国内学者及高职院校教师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本文结合兽医中药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体会,谈几点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看法,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3.
合成一对猪Ⅱ型圆环病毒(PCV-2)ORF1基因特异性引物,对分离到的郑州分离株(ZZ株)猪圆环病毒PCV-2型的ORF1基因进行了扩增,经测序后,将所测序列与已公布的35株PCV-2ORF1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绘制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所测毒株间的ORF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7.3%~100%;进化树分析表明各分离毒株ORF1基因在进化上比较保守。同时对PCV-2OFR1部分功能进行分析,发现该基因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4.
5.
改变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柱的温度,对黄芩苷含量进行测定。随着温度的升高,黄芩苷的保留时间、峰面积、有效塔板数、分离度等参数都发生了相应变化变化,45℃时,系统压力为4.2 MPa,黄芩苷保留时间为5.193min,有效塔板数和分离度均最大,拖尾因子接近1.00,黄芩苷峰较窄且对称性好,图谱最优。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连板芪"合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选取240只7日龄健康AA雄性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正常饮水;试验1、2、3组在饮水中分别加入0.5%、1.0%、1.5%的中药"连板芪"合剂,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前期,试验组的生产性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后期,试验1、2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饲料转化率(FCR)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2、3组均能显著提高肉仔鸡21日龄及28日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3个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T淋巴细胞增殖率(P<0.05)。说明中药"连板芪"合剂能够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和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郑州某兔场青紫蓝兔发生疫情,通过对病兔进行血清学检查、组织触片观察、细菌分离培养、生化实验和动物试验,再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剖解结果诊断该病为由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兔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HPLC法和ICP-OES法测定了怀牛膝药材不同炮制品(生品、炒黄品、牛膝炭品、麸炒品、盐炙品、酒炙品和酒蒸品)中有效成分及其微量元素(Zn、Cu和Mg)含量.结果表明炮制品中齐墩果酸含量均超过了生品,其中酒蒸品和酒炙品中齐墩果酸含量最高,而炮制品中脱皮甾酮含量与生品相比变化不大;炮制品中Zn元素含量除盐炙品外均有所增加,Cu元素含量变化无明显变化,Zn/Cu均在2.2左右,Mg元素含量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的鸡痢灵水煎液用热板法和扭体法对小鼠进行镇痛实验,有明显的镇痛作用(P<0.01);用玻片法进行止血实验,其凝血时间给药组110±2.5秒和空白对照420±20秒相比,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预防,就是预先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后反复。古人称预防为“治未病”。传统医学历来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养耕集·治牛皮风发表针法》中说:“世之善为医者,治病当治于未病之先,不治于既病之时也。”这些都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近代清·叶天士提出了外感热病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