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通过在啤酒发酵过程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牡蛎多糖,研究啤酒发酵过程的变化。研究表明,在啤酒发酵前加入1.2%(w/v)牡蛎多糖参与发酵,生产的牡蛎多糖啤酒其香味与啤酒风味较协调。  相似文献   
2.
高坡猪PRKAA1基因多态性对肉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α1(PRKAA1)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对50头10月龄的高坡猪PRKAA1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该基因的SNP位点进行筛选,同时对不同基因型与肉质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坡猪PRKAA1基因的序列中发现3个SNPs,分别为g.12988 TG、g.13071AG、g.13152 AG,其中g.13152 AG位点在第7外显子区域,并引起了其所编码的氨基酸由谷酰胺酸(Gln)变为精氨酸(Arg),其他突变位点均是处于内含子区域。g.13152 AG位点与肉质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A基因型个体眼肌面积显著高于GG和AG基因型个体(P0.05);AA基因型个体肌肉的p H值极显著高于GG型,AG基因型个体与GG型个体相比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他性状在各基因间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制备牡蛎多糖的最佳分离工艺。[方法]利用超滤膜对牡蛎多糖进行分离,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牡蛎多糖通过不同截留分子量超滤膜的分子量分布并优化超滤膜分离工艺。[结果]试验表明,选择截留分子量10 kD的超滤膜分离牡蛎多糖,膜通量较好,截留液中牡蛎多糖的分子量为1.2×10~3kD,透过液中的分子量为4.4 kD。正交试验表明,影响膜通量的主要因素是料液温度,其次是膜分离操作压力,pH影响较弱。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及膜的使用寿命等多方因素,超滤膜分离最佳工艺为料液温度30℃、压力0.04 MPa、pH 7.0。[结论]研究可为工业化生产牡蛎多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溶性牡蛎多糖的降血压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蛎中含有丰富的多糖。从牡蛎中制备的水溶性多糖经HPLC测定,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以葡聚糖分子筛测定其分子量为(3.93~10.84)×106 Da。以牡蛎多糖(7g/kg)对高血压模型大鼠灌胃均具有较明显的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作用。  相似文献   
5.
选择鲟鱼鱼糜加工过程中废弃的鱼骨为原料,采用稀碱提取-酶解-醇沉工艺,获得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硫酸软骨素,并进行年产2t硫酸软骨素车间设计。按年产2t硫酸软骨素车间进行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物料衡算、关键点控制等方面进行设计,并绘制工艺流程图和车间平面图。设计为硫酸软骨素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简化基因组技术分析甘薯种间单核苷酸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Xushu18 (6x)和Nancy Hall (6x)、2个二倍体I. trifida (2x)品系(4597-10和4597-21)、四倍体I. trifida (4x)、六倍体I. trifida (6x)、二倍体I. temussima (2x)和I. littorallis (2x)以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测序,获得724 589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35 310个。通过序列分析,获得40 765个有效单核苷酸多态(SNP),并用这些SNP分析了8个种质的群体结构和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能高效、低成本地开发出大量可用于群体遗传分析的SNP标记;通过构建进化树发现甘薯栽培种和野生种I. trifida的亲缘关系比较近。这些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甘薯栽培种的起源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牡蛎养殖产量的迅速增加,对牡蛎资源进行高值化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推动牡蛎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牡蛎多糖是牡蛎中重要的活性物质,它可以作为保健食品及药品来进行开发利用,是有价值的牡蛎深加工产品,因此有必要对牡蛎多糖进行产业化开发利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设计合理可行的生产工艺。本文以太平洋牡蛎为原料,摒弃传统醇沉提取多糖的工艺方法,而只采用热水浸提、等电点沉淀及膜分离法相结合进行牡蛎多糖的提取分离,并对牡蛎多糖生产车间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