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探究贝加尔雅罗鱼的胚胎发育规律,提高苗种生产效率,本文对贝加尔雅罗鱼的受精卵形态、胚胎发育过程和破膜仔鱼形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贝加尔雅罗鱼胚胎发育经过受精卵、囊胚、原肠、尾芽、发眼等阶段;(2)贝加尔雅罗鱼发眼期的平均孵化积温为187.0℃·d,破膜期的平均孵化积温为246.4℃·d;(3)加强贝加尔雅罗鱼发眼期前的孵化管理是提高贝加尔雅罗鱼苗种生产效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新疆地区3种雅罗鱼的繁殖力差异,为雅罗鱼规模化人工养殖过程中亲鱼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贝加尔雅罗鱼、高体雅罗鱼和准噶尔雅罗鱼繁殖力与其体长(L)、体重(W)、卵子直径(Do)、肥满度(K)及相对条件因子(Kn)的关系,并构建新疆雅罗鱼类的繁殖力预测方程.[结果]贝加尔雅罗鱼、高体雅罗鱼和准噶尔雅罗鱼的平均绝对繁殖力(F)依次为9280、16643和14310粒,其中,高体雅罗鱼的F显著高于准噶尔雅罗鱼(P<0.05,下同),极显著高于贝加尔雅罗鱼(P<0.01,下同);3种雅罗鱼的平均相对繁殖力(FW)依次为104.1、98.0和125.4粒/g,表现为准噶尔雅罗鱼的FW极显著高于贝加尔雅罗鱼和高体雅罗鱼,而贝加尔雅罗鱼与高体雅罗鱼间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以K或Kn分别与L和Do构建的雅罗鱼F的预测回归方程具有相同拟合度,且未校正数据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与校正数据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均能预测出雅罗鱼的繁殖力.新疆地区3种雅罗鱼的繁殖力预测方程分别为:贝加尔雅罗鱼F=1280.398L+789831.20K-25154.759(R2=0.923),高体雅罗鱼F=1786.538L+579612.54K-31779.054(R2=0.957),准噶尔雅罗鱼F=1372.364L+1052451.21K-27321.297(R2=0.983).[结论]新疆地区3种雅罗鱼的繁殖力排序为准噶尔雅罗鱼>贝加尔雅罗鱼>高体雅罗鱼.以K或Kn分别与L和Do构建的雅罗鱼F预测回归方程拟合效果相同,但K的计算更简便,且未校正数据所建的回归方程与校正数据所建的回归方程均能较好地预测雅罗鱼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小浪底库区不同水位高程下消落带落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分布特征,为库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及消落带受损植被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定位试验的方法,监测并分析了小浪底库区对照高程(275 m)和3个淹水高程(265、255、245 m)下消落带落干期SMBC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结果  小浪底库区消落带表层SMBC含量的变化区间为29.25 ~ 204.97 mg kg?1,平均值为112.81 mg kg?1;消落带SMBC含量在各高程间差异明显,与对照相比,中短期淹水高程下(265和255 m)SMBC含量显著升高(P < 0.05),而长期淹水高程下(245 m)SMBC含量则显著降低(P < 0.05);消落带落干期SMBC含量随时间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并且前期下降更为明显,后期则较为平缓;不同土层间消落带SMBC含量的变化规律较为相似,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SMBC含量大小的变化上,表现为上土层(0 ~ 10 cm) > 下土层(10 ~ 20 cm);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消落带SMBC含量在水位高程、时间及土层尺度上均与土壤含水率、温度、有机质和全氮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 < 0.05),但与土壤黏粒含量和全磷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P > 0.05);同一高程草本植被下消落带SMBC含量明显高于灌丛,且混生植被类型下SMBC含量较相应的单一植被类型明显升高,表现为草本混生 > 单一草本,或灌丛-草本混生 > 灌丛。  结论  小浪底库区消落带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在不同研究尺度上的分布特征显著,并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植被类型的变化响应明显,因此可根据土壤环境条件,考虑采取不同植被混植的修复方式,开展小浪底库区消落带受损植被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4.
新疆3种雅罗鱼的多元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揭示高体雅罗鱼(Leuciscusidus)、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baicalensis)和准噶尔雅罗鱼(Leuciscus merzbacheri)的形态信息和规律,指导新疆雅罗鱼物种的识别、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对3种鱼的11个可量指标和18个框架指标进行了多元形态差异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提取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57.71%、9.019%、6.502%,累积贡献率为73.23%;主成分1的贡献指标主要集中于头部和尾柄部,头部指标主要包括HL/BL、ML/BL、SL/BL、L_(1-2)/BL、L_(1-3)/BL和L_(2-3)/BL共计6个指标,尾柄部包括CL/BL、L_(6-8)/BL、L_(6-8)/BL、L_(7-8)/BL和L_(8-9)/BL共计5个指标。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高体雅罗鱼和贝加尔雅罗鱼亲缘关系较近,高体雅罗鱼、贝加尔雅罗鱼与准噶尔雅罗鱼亲缘关系较远。判别分析筛选出11个指标(集中于头部和尾柄部),建立了新疆3种雅罗鱼的形态判别函数,将3种鱼的数据代入函数,得到高体雅罗鱼与贝加尔雅罗鱼之间相互判错的概率大,与准噶尔雅罗鱼之间判错的概率均较小;高体雅罗鱼与贝加尔雅罗鱼的个体判别准确率(P_1、P_2)均为80%以上,准噶尔雅罗鱼的个体判别准确率(P_1、P_2)达到95%以上;非交互验证综合判别率为91.2%,交互验证综合判别率为89.4%,两种综合判别率均高且接近,认为判别公式是可信的。新疆3种雅罗鱼被分为两支群体,彼此之间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头部和尾柄部,且能够用多元回归函数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