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南方大口鲶隶属鲶形目,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常见个体重约3~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0~50公斤。大口鲶生长快、易养殖、当年受益,肉质细嫩、味美,颇受养殖户及市场欢迎。 近年来,由于高额利润的刺激,掺杂使假,加之纯正的大口鲶苗种难于辨别。市场上销售的鲶苗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纯正南方大口鲶,其亲本个体重达10公斤以上,性成熟期至少是三年以上,人工催产繁殖后代养殖期120天后,尾重可达2.5公斤左右,最大的可达8公斤以上;另一种是杂交型(混杂型)鲶苗又名沟杂鲶,其母本体重只有2~3公斤,父本为土鲶,体重也只有0.5公斤左右,其后代尾重在  相似文献   
2.
目前经销的南方大口鲶苗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纯正大口鲶苗,其亲本个体重10公斤以上,人工繁殖后代仅养殖120天尾重即达3公斤,最大的达6公斤;另一种是杂交型大口鲶苗,其母本体重只有3公斤(属近亲繁殖后代),父本为纯土鲶(本地鲶),体重500克,繁殖后代尾重1公斤;还有一种是纯立鲶(本地鲶)苗,也用来冒充大口鲶,其亲本体重300~500克,为天然捕捞的苗种,养至年底尾重仅250克左右。杂交型与纯土鳃苗容易繁殖和捕捞,所以混杂严重。广大养殖者要慎重选购。谨慎选购南方大口鲶鱼@黄二春!湖北@万松良!湖北  相似文献   
3.
黄二春 《科学养鱼》2006,(10):59-59
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发生与放养密度过大、饵料霉变、及池塘淤泥较深、水体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现将笔者多年的病例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露斯塔野鲮(简称野鲮)原产于印度,后移入东南亚,1978年从泰国引进广东。据报道野鲮2—3年性成熟,疏养条件下,三年每尾体重可达3公斤,是一种生长快,产量高的中型经济鱼类。我所于1983年6月底,进行了野鲮的移养试验,主要观察其生活习性和生长速度,摸索最适养殖方式,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月渔事活动两寒一过庆新春,整修鱼塘要抓紧。小塘改大浅改深,死水改活水质新。低埂加固改高埂,防逃防洪有保证。清塘消毒快跟上,鱼塘施肥把饵增。因地制宜规划订,措施具体才可行。  相似文献   
6.
淡水鲳六项血液指标的测定及血细胞结构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淡水鲳六项血液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是红细胞(RBC):179×10~4/mm~3;白细胞(WBC):7.22×10~4/mm3,血红蛋白含量(Hb):6.4g/100ml;红细胞脆性(开始溶×完全溶):0.333Nacl%×0.217Nacl%;红细胞大小(长×短):13.69×10.20um~2;红细胞核大小(长×短):5.51×3.39um~2。白细胞的百分式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嗜中性细胞次之,嗜碱性、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极少。此外,还对淡水鲳的血液指标与其它养殖鱼类的血液指标进行了比较,并对其数量、形态、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淡水鲳在华中地区温水池塘饲养条件下,可以从鱼苗培育达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1年中进行多次人工繁殖,是在人工生态条件下强化培育淡水鲳亲本,确定性腺成熟指标,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进行催产。1993年3月中旬进行催产,1年中共催产8批,计116组次,其中受精率较高的分别为68.30%和73.30%,孵化率为82.40%和80.50%,总计获幼苗1429.7万尾。催产剂中脑垂体和LRH-A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9.
四月渔事活动清明谷雨鱼儿长,投喂饲料要经常定时定位定数量,定质防病不能忘。鱼类吃的青饲料  相似文献   
10.
应用性激素诱导罗非鱼性别转化,国内外做了大量工作。一般采用自然繁殖,体长6.6-12毫米的仔鱼作为诱导对象。根据性别分离规律。自然繁殖的仔鱼雌雄性别基因符占一半,故无论向雌性或雄性转化,其实际最高转化率只为50%左右,还有50%左右属自然性别鱼(杨永铨等,1978,1979)。由于性转化罗非鱼与自然性别罗非鱼在外观上不易区分,因而在实验中不便直接观察性转化进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