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目的】杂交鳢( Hybrid snakehead)为我国重要的特种水产鱼类,为摸清杂交鳢弹状病毒 (Hybrid snakehead rhabdovirus, HSHRV) 的感染状况,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2 月对珠三角地区养殖的杂交鳢弹状病毒病展开调查。【方法】对繁育阶段的杂交鳢 亲本、鱼苗、水样进行随机采样;养殖阶段则选择固定时间进行随机采样,并在病害暴发时采样。监测周期内共采集 333 份样品,每尾鱼经无菌解剖后,取绿豆大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混样,保存于液氮中,用于提取 RNA;以反转录的 cDNA 为模板,采用 qPCR 技术进行 HSHRV 检测。【结果】感染 HSHRV 的鱼体主要临床症状为不规则游动、打转,体表无明显症状,解剖可见肝脏、脾脏、肾脏、肠道和鱼鳔充血发红或肿大;qPCR 检测结果显示,333 份样品的 HSHRV 平均阳性率为 13.21%,阳性样品主要集中在4 - 11 月,其中,8 月份的样品阳性率高达 23.91% ;养殖阶段的 HSHRV 平均阳性率(17.01%)显著高于繁育阶段的平均阳性率(3.26%);从鱼体规格来看,HSHRV 最易感 10 cm 以内的鱼,阳性率高达 32.20%,主要在 3 -9 月检出;HSHRV 最不易感 20 cm 以上的鱼,阳性率低至 9.52%。【结论】明确了繁育阶段和养殖阶段以及不同养殖规格杂交鳢的 HSHRV 阳性率,为深入了解杂交鳢弹状病毒病的流行规律提供参考,以期为养殖过程中杂交鳢弹状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纤维二糖-磷酸转移酶系统(cel-PTS)的EIIB蛋白对强毒株毒力影响有限,但对弱毒株毒力似乎存在潜在的影响,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晰,有必要弄清该蛋白调控强、弱毒株的毒力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在前期研究中,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无乳链球菌强毒株cel-EIIB基因缺失株,本研究通过类似的方法,获得弱毒株该基因的缺失株。用无乳链球菌强毒、弱毒株及它们的cel-EIIB缺失株分别感染斑马鱼,结果显示,cel-EIIB缺失后,导致弱毒株毒力明显返强,而强毒株毒力则轻微减弱。qPCR检测发现,cel-EIIB缺失可致cel-PTS系统的cel-EIIA、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TCS)的DltRCiaH以及毒力基因sodAcpsDcpsG在强、弱毒株中呈现相反的表达模式;此外,TCS系统的RgfCDltSCsrR以及毒力基因cspApavA在强毒突变株中表达未受影响,但在弱毒突变株中的表达却显著上调。研究揭示,EIIB蛋白可能通过调控上述毒力相关基因表达而负调控弱毒菌株的毒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6种中草药水提取物对刺激隐核虫(Crytocaryon irritans)的体外杀灭效果,发现用7.14 mg·m L–1的乌梅(Fructus mume)、槟榔(Areca catechu)、贯众(Dryopteris setosa)和石榴皮(Punica granatum)的水提取物分别处理幼虫5 min,幼虫死亡率达100%,用28.57 mg·m L–1处理包囊4 h,包囊死亡率达84.1%以上。为评估喂服乌梅水提物对珍珠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fuscoguttatus♂)预防刺激隐核虫病的效果,投喂第14天后对石斑鱼的增重、溶菌酶活性、补体旁路途径溶血活性和鱼体滋养体数量及死亡率进行测试和评估。结果显示,药物组石斑鱼的增重和旁路补体溶血活性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刺激隐核虫后滋养体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致死剂量攻毒后,药物组(11.4 g·kg–1、6.84 g·kg–1、3.42 g·kg–1)和对照组鱼的成活率分别为40%、20%、46.67%和0%。结果表明乌梅对预防刺激隐核虫病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使用福尔马林防治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研究福尔马林对体外刺激隐核虫的灭活效果,并评估其对大黄鱼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范围。结果显示,对幼虫分别药浴处理10、30、60、120min,使幼虫全部死亡的福尔马林质量浓度分别为62.5、62.5、31.3、5.6mg/L;对包囊药浴处理1、2、4h,使包囊全部死亡的福尔马林质量浓度分别为150、75、75mg/L;福尔马林对大黄鱼(3.00±0.78)g幼鱼12、24、48、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94.7、365.3、334.4、322.8mg/L;治疗试验显示,125mg/L福尔马林药浴2h,可有效防治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存活率显著高于75mg/L组和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每隔3d,125mg/L的福尔马林药浴处理大黄鱼2h,共3次,可安全有效防治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  相似文献   
5.
从广州番禺某养殖场患“歪头病”的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a)体内脑组织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MEYL-1. 对分离菌株采用细胞形态学、生化特性分析结合16S rDNA 和gyrB基因分子分析,判定所分离菌为米尔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iricola). 采用菌株MEYL-1人工回归感染,显示健康牛蛙注射1×10^8 CFU·mL-1的分离菌株可复制自然发病相似的“歪头”、“白内障”等症状,并且患病蛙中再分离到的致病菌与感染菌株相同. 综合理化特性分析、基因分子鉴定、回归感染实验可基本判定所患歪头病牛蛙病原为MEYL-1(米尔伊丽莎白菌). 对19种常用药物敏感分析发现分离株MEYL-1对其中4种药物敏感,7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另外8种药物耐受. 本研究通过对“歪头病”的牛蛙菌株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明确了米尔伊丽莎白菌是引起其患病的病原,研究结果将为米尔伊丽莎白菌病的致病机制研究及牛蛙歪头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是我国产量第一的海水养殖鱼类[1-3 ].近年来,随着养殖量的攀升、养殖密度增大、养殖环境的恶化,大黄鱼的病害日趋严重[4-5 ] ,其中以寄生虫病的危害尤为突出[6 ].  相似文献   
7.
刺激隐核虫是一种原生纤毛类寄生虫,可以感染几乎所有海水硬骨鱼类并导致死亡,给海水鱼类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由于刺激隐核虫体表寄生的特性,使其成为研究鱼类黏膜免疫机制的良好病原模型,可为高效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鱼类抗刺激隐核虫感染的黏膜免疫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展海水鱼类抗刺激隐核虫感染的免疫防控措施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已有研究表明,受刺激隐核虫感染后,斜带石斑鱼皮肤黏液或其培养上清液能使幼虫发生阻动,由皮肤中的抗体分泌细胞产生的特异性IgM抗体在抗寄生虫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刺激隐核虫感染时,多种免疫细胞如NCC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在寄生虫周围聚集,趋化因子以及趋化因子受体表达量在寄生虫感染部位上调,暗示其调节的免疫细胞也参与抗虫免疫;此外,研究发现黄斑蓝子鱼对刺激隐核虫具有天然抗性,其血清和皮肤黏液对刺激隐核虫幼虫和滋养体均具有杀灭作用,已从其血清中分离到一种天然抗虫蛋白—L-氨基酸氧化酶,为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控提供新的途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免疫实验证实疫苗防控刺激隐核虫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