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叶叶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桑叶叶蛋白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桑叶叶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温度60℃下,以质量分数0.7%的NaOH溶液为浸提剂,浸提时间20min,料液比为1∶4,絮凝温度75℃,叶蛋白提取率为4.42g/100g。  相似文献   
2.
食用胶在西式火腿的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食用胶在西式火腿中的应用。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食用胶在西式火腿的应用效果,同时采用单纯形格子试验研究复配胶在西式火腿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当以单一的食用胶添加在西式火腿时,使用卡拉胶且以粉状的方式添加以及添加量为0.3%时的效果为最佳;当加入卡拉胶为50%~60%和魔芋胶为40%~60%的复配胶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苏燕  江洪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662-7663,7666
[目的]探讨菱角番茄酱的制作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以及L9(43)正交试验设计探究影响菱角番茄酱成品质量的几个因素,即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以及菱角浆和番茄浆的复合比,优化其制作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试验表明,制作菱角番茄酱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1.9%、柠檬酸添加量0.8%,白砂糖添加量40%,菱角浆与番茄浆复合比为1∶1。[结论]在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加工制成的菱角番茄复合果酱风味独特,既有菱角酱应有的风味又混有番茄芳香,是一种低糖且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4.
魔芋速食布丁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魔芋速食布丁的生产工艺和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先将水40m l、饱和碱液60m l、魔芋精粉2.0g三者混合,溶胀,再加小麦淀粉10g、卡拉胶0.05g,明胶0.1g,黄原胶0.5g混合搅拌,在35℃下糊化6 h,蒸煮3 h,所得魔芋速食布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玉米蛋白发泡粉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麸质粉为原料.经过α-淀粉酶液化、水解、脱色、脱臭及干燥制得玉米蛋白发泡粉。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滤饼与水的质量比1:2.0.介质pH11.水解温度115℃.水解时间7.5h。所得产物的蛋白质含量为52.4%,收率达到45.1%.颜色得到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6.
甲壳动物消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有的研究表明,甲壳动物消化酶的活性与其食性、发育阶段、营养、温度、pH值、盐度等诸因素密切相关,并同时受到内因和外因的调控。对甲壳动物消化酶学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深入了解甲壳动物消化生理状况,有效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咖啡豆奶加工工艺,采用感官评定确定了咖啡豆奶的最佳生产条件,结果表明,采用3%的接种量,豆奶发酵最佳条件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之比为1∶1,乳糖3%,发酵温度为43℃,发酵时间为6h;咖啡豆奶的最佳配方为:酸豆奶55mL,咖啡量0.5g,水45mL;稳定剂的添加量为黄原胶0.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1%,海藻酸钠0.01%。  相似文献   
8.
探讨壳聚糖的简易制备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两步酸浸工艺,稀碱液脱蛋白质,浓碱液脱乙酰可制得脱乙酰度77%以上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设计确定了魔芋组合胶的配比以及魔芋红枣果冻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复配胶最佳组合为魔芋胶0.35g/100g、黄原胶0.15g/100g、卡拉胶0.25g/100g、琼脂0.35g/100g;魔芋红枣果冻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8g/100g、氯化钾0.08g/100g、白砂糖10g/100g、柠檬酸0.25g/100g,其最终产品具有红枣特有的风味,且感官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饵料对中华绒螯蟹幼体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江洪波 《水产学报》2000,24(5):442-447
采用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营养强化的轮虫、轮虫与卤虫组织投喂中华绒螯蟹幼体,以各项幼体的存活率为评判指标,对不同饵料及其组合的投喂效果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轮虫是中华绒螯解早期幼体(Ⅰ、Ⅱ期)的适口饵料,幼体存活率随轮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但当轮虫数量超过最适密度时,幼体存活率反而有所下降。其中,未强化的轮虫达投喂密度为60ind.mL^-1,强化轮虫最适密度为40ind.mL^-1。Zao状Ⅰ、Ⅱ期投喂40ind.mL^-1轮虫,从Ⅲ期开始投喂10ing.mL^-1卤虫无节幼体,能较好地满足中华绒螯蟹幼体发育的营养需求,提高大眼幼体的存活率。表明强化幼体饵料HUFA特别是EPA和DHA能有效地促进幼体的发育与存活和脱壳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