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2篇
  202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长江中游鄱阳湖和洞庭湖鳜采样中,采集了兼具鳜(Siniperca chuatsi)和大眼鳜(S.kneri)部分形态特征的中间类型(主要特征:口裂后缘伸达眼睛后缘之下,眼睛大小、头后背前部隆起介于鳜与大眼鳜之间)48尾。为了明确中间类型的分类学关系,采用量化传统形态分类指标、筛选种间特异微卫星标记,对中间类型个体进行鉴定分析。结果:(1)量化分析表明,鳜和大眼鳜在头长/眼径、(吻长+眼径)/口裂长上存在显著差异,鳜头长/眼径为5.286~7.157、(吻长+眼径)/口裂长为0.811~0.999,大眼鳜分别为3.306~5.106和1.040~1.166。48尾中间类型中,5尾判定为鳜,其他43尾个体仍不能鉴定。(2)从28对微卫星标记中筛选出5个鳜和大眼鳜的种间鉴别位点(T103、T063、T089、T135、W19517),利用这5个位点对中间类型的个体进行遗传分析和鉴定,中间类型中有16尾为种间杂交后代,其中9尾为杂交F_1与大眼鳜的回交个体。长江中游湖泊中鳜和大眼鳜存在种间渐渗杂交,今后需加强长江鳜鱼野生资源遗传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体型和体斑是鳜鱼育种的重要性状。该研究利用多重比较、杂种指数、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对鳜回交子代[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杂交鳜(斑鳜♀×鳜S. chuatsi♂)♂]与其亲本(斑鳜、杂交鳜)进行了可量形态性状差异分析,并对回交子代体斑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回交子代平均杂种指数为38.73,多重比较和杂种指数表明,回交子代体型偏向斑鳜。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表明,回交子代与斑鳜、杂交鳜间的差异性状主要表现在头部隆角、体高/体长、头高/头长、C (隅骨后端至腹鳍起点长)/体长。回交子代、斑鳜与杂交鳜在前3个主成分的三维空间分布上不重叠,相互区分;判别分析可在二维空间上对3个群体进行区分。回交子代体斑主要包括背部鞍状斑与体侧斑纹,可分为4种组合类型,其中45.5%个体具有与斑鳜类似的背部鞍状斑,72.8%个体具有空心斑。研究结果可为鳜鱼回交育种研究与子代鉴定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上海市场销售鳜(Siniperca chuatsi)渔药残留现状,于2018年4月-2019年3月,对上海市批发市场销售的72份鳜肌肉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孔雀石绿(MG)、硝基呋喃(NFs)、喹诺酮(4-Qs)以及亚甲基蓝(MB)四大类共10种药物。结果显示: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以及呋喃唑酮、呋喃它酮无检出,呋喃西林、呋喃妥因检出样占样本量的50%,喹诺酮类占76.39%,亚甲基蓝占15.3%;呋喃西林的检出浓度为(0.49±0.03)μg/kg、呋喃妥因(3.51±2.27)μg/kg,诺氟沙星(25.52±10.36)μg/kg、环丙沙星(20.98±6.85)μg/kg、恩诺沙星(27.95±4.17)μg/kg、亚甲基蓝(120±14)μg/kg;呋喃唑酮类主要集中在10月份到次年4月份之间,喹诺酮类与亚甲基蓝则主要集中在4月份到10月份之间,环丙沙星全年可检出。结果表明:市售鳜肌肉中仍有部分禁用药物和限用渔药的残留,且不同药物残留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