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1.
2.
草鱼呼肠孤病毒JX-0902株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集江西南昌地区患典型草鱼出血病的病鱼组织,进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脾、肾样品中发现大量病毒颗粒,病毒无囊膜,近球形,直径约70 nm,形态与已报道的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相似。取病鱼肌肉、内脏研磨,组织液经离心、过滤除菌后进行鱼体人工感染试验和细胞感染实验,结果发现,人工感染试验鱼出现死亡,且具有典型出血症状;组织滤液感染草鱼肾细胞系(CIK)细胞后,盲传6代未观察到典型细胞病变效应,但感染细胞固定后经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细胞质内有大量病毒存在,与病鱼组织切片观察到的病毒形态一致。SDS-PAGE结果进一步揭示,新分离病毒株(暂命名JX-0902)基因组由11条dsRNA组成,呈现水生呼肠孤病毒基因组典型特征,但基因组带型与GCRV 873株存在差异,而与HZ08株接近。根据GenBank上已提交的草鱼呼肠孤病毒S6序列(GQ896337)设计特异引物,以JX-0902株的cDNA作为模板,可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基于S6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JX-0902与GCRV HZ08株、GD108株S6同源性高达98%、99%,该分离株应为草鱼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3.
褐斑病、斑点病是苹果树叶部的最主要病害,每年高温高湿季节均有流行。盛发时,大量新老叶片被侵染,引起叶片早期脱落。在长期的实践中,传统药剂和新型人工合成有机农药,曾为该病的防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采用常规药剂,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选用扑海因等进口药剂效果虽好,但价格昂贵。陕西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研制的强氯安对蚕体、桑树的多种有害致病真  相似文献   
4.
<正> 根据农牧渔业部(82)农(农)字第94号,关于《全国桑品种审定条例》的通知和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确定本单位为全国桑品种审定鉴定网点黄河流域鉴定点,从1983年开始,承担7307,707、湖桑87号、新一之濑、选792、临黑选、湖桑32号、藤桑等八个中晚生桑品种鉴定任务。1987年按田间设计栽植,根据《全国桑品种审定工作细  相似文献   
5.
<正> 推广优良的桑、蚕新品种,是提高茧、丝产量和品质的重大措施。宝鸡丝绸厂从1981年起,承担了全国家蚕品种鉴定和桑品种鉴定陕西点的缫丝试验任务,先后对参鉴的31对家蚕品种、8个桑树品种进行了缫丝鉴定,共获得了20多个丝质鉴定项目的数万个实验数据,这一工作使我们认识到,桑、蚕新品种对提高整个蚕丝行业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和发现了各种各样的优良桑树品种。近代科技的进步,又为众多桑树品种的问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全国的桑树品种约在1000个以上。这么多桑树品种,除了都可以生产桑叶用来养蚕外,其中一些品种,还具有其他特殊用途,现略作介绍,以飨读者。一、果用桑大部分桑树品种,都具  相似文献   
7.
<正> 稀土元素(简称RE)是门捷列叶夫化学周期表中镧系元素以及钪、钇等金属的总称,在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稀土元素从1791年发现,至今已有190多年的历史。国外早在三十年代就开始对其在农作物生长上的研究,并在大面积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国从1972年开始,对稀土元素在农作物的生理、生化、生态、遗传以及毒性、毒理,卫生学  相似文献   
8.
<正> 桑梢小蠹虫(Cryphatus CxignvsBtandf)属鞘翅目小蠹虫科,是桑树休眠芽和桑枝条的重要害虫。我省七十年代曾有人观察到了桑梢小蠹虫的危害,但未引起注意。1985年以来,我所试验桑园和所属制种场生产桑园又相继发现了桑梢小蠹虫,且有蔓延扩大之势。这种情况亟需引起重视,警惕桑梢小蠹虫的危害。目前发现的桑梢小蠹虫,成虫体长约1.5mm左右,暗褐色(老熟后大部分为黑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了WSSV的感染、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并从优质虾苗的选择、水源水消毒和养殖废弃物处理、生物饵料病原检测和消毒、水质管理、养殖密度和免疫加强、建立生物安保体系六个方面对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中的WSSV的防控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塘租、人工费、饲料费等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户为了盈利,提高了养殖密度。不少草鱼养殖户反映在养殖后期,随着存塘量增加,前两餐鱼的吃料情况较差,投喂5~10分钟,就有一半左右的鱼离开食场;后两餐虽然没有前两餐严重,但也会出现在投料过程中部分鱼离开食场的情况。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池塘溶氧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经分析发现食场溶氧过低是导致鱼吃料差的原因。为解决食场溶氧低问题,本文通过在试验塘食场附近加装1台水车式增氧机,对食场溶氧及草鱼吃料改善效果进行分析,以便在高密度养殖池塘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