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10月,通过现场调查和文献整理对云南省富宁县境内的谷拉河流域进行了渔业资源调查,采集到鱼类标本21种,共计355尾。结果显示:谷拉河以小型、杂食性及产粘性卵的鱼类为主,历史文献显示谷拉河流域分布鱼类5目14科56种,其中鲤科鱼类29种,占鱼类种类数的60.4%,为最主要的分布鱼类。谷拉河鱼类的区系成分包括热带平原鱼类区系、南方亚热带山区区系、江河平原鱼类区系以及第三纪早期鱼类区系,其中热带平原鱼类占22种,占鱼类种类数的45.83%,为主要的鱼类区系类群。  相似文献   
2.
3.
大面积的低效林严重阻碍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探索将低效乔木林改为竹木混交林的适宜条件和措施,通过在低效乔木林中栽植楠竹,研究了林地坡向、林分郁闭度、林地清理方式、竹苗类型以及造竹密度对楠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楠竹生长的低效林郁闭度为0.3,采取带状劈割后,栽植楠竹原丛苗,造竹密度500丛/hm2;营建的林分第4年郁闭成林,第6年进入收益期,第7年新竹平均胸径达6.9 cm,竹子覆盖度为60%,竹木混交林状态基本形成。林地坡向对楠竹生长无影响,阳坡和阴坡均适宜于楠竹生长。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提高狭叶方竹陡坡耕地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确保在退耕还竹中成功应用,通过母竹类型、造竹时间、造竹密度、覆盖措施、混交树种等技术措施对成活率、发笋率、收益年限和景观效果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狭叶方竹陡坡耕地造林成活率、发笋率均达到92%,其中选取2~3a生母竹2株以上1丛进行移栽,开春后造竹成活率比冬季高6%,有机物覆盖措施在冬季造竹中应用效果明显,能提高造竹成活率10%。造竹密度为1667丛/hm2时,第四年即进入收益年限。狭叶方竹母竹移栽有地上竹竿干枯后竹篼鞭芽成活发笋现象,凡成活的竹篼鞭芽均能发笋。混交乔木树种在初期因冠幅小郁闭度低而对狭叶方竹生长未有明显影响。乔木树种选择银杏和香樟配置景观效果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5.
条石鲷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滔  肖志忠  刘清华  李军 《水产学报》2012,36(8):1242-1248
为研究条石鲷在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特性和重要功能器官的异速生长规律,测定了条石鲷仔稚幼鱼(0~50日龄)全长和体质量随日龄的生长变化。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发现,全长、体质量随日龄的变化均符合Cubic函数关系式,其变化曲线呈S型。全长、体质量随日龄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全长、体质量生长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用SPSS 13.0和OriginPro 7.5软件分析了条石鲷仔稚幼鱼头长、头高、体高、眼径、口裂、吻长、腹长、尾鳍长等外部形态参数与全长的变化关系,发现各功能器官的生长均呈现出异速生长的特点,但生长的拐点却各不相同。研究表明,在条石鲷的早期发育过程中,有关运动、摄食、消化等的重要器官(眼、口、腹部、尾鳍等)具有优先发育的特征,且发育的时段各有差异,故在其苗种的培育过程中,应根据其生长、生态规律为其创造最佳的环境条件,以提高苗种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嘉陵江北碚江段人工鱼巢增殖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人工鱼巢的增殖效果,于2014年2月15日—4月20日,在嘉陵江北碚江段郭家沱和三圣庙产卵场投放人工鱼巢对该区域产黏性卵鱼类进行增殖。结果显示:在两水域人工鱼巢上产卵的为鲤(67.2%)和鲫(32.8%),产卵集中在3月中旬-4月上旬,产卵均有4次峰值,分别粘附鱼卵814.6万和2 194.6万粒;推算本研究投放的人工鱼巢至少可为200组鲤、520组鲫亲鱼提供繁殖场所,增殖鲤58.0万尾、鲫28.4万尾,增加鲤400.4 t、鲫8.7 t,经济价值达491万元。  相似文献   
7.
有机肥对粗壮女贞(苦丁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个肥种(饼肥、人畜粪尿、秸秆堆肥、尿素和蚕沙,施肥量均为3000 kg/hm<'2>,另设不施肥对照处理)和秸秆堆肥4个施肥量(0kg/hm<'2>,1500kg/hm<'2>,3000kg/hm<'2>,7500kg/hm<'2>)对粗壮女贞品质(茶多酚、总黄酮和荼皂甙)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饼肥的粗壮女贞茶多...  相似文献   
8.
何滔  肖志忠  刘清华  李军 《水产学报》2013,37(4):520-525
为完善条石鲷的早期组织发育过程,探索条石鲷仔鱼早期高死亡率的内在发育机制,实验对鳃器官的早期发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条石鲷仔鱼在1日龄时出现鳃原基;2日龄,原始鳃弓形成;3日龄,鳃丝原基出现;6日龄,鳃丝两侧的扁平细胞向外突出而形成原始的鳃小叶,假鳃出现;7日龄,鳃小叶基部出现泌氯细胞;8日龄,泌氯细胞开始分泌蛋白样物质;14日龄,鳃的结构分化发育完善.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的相对活性从胚胎分裂期不断增加,直至器官分化期.此后活性逐渐降低,并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直至9日龄活性才开始上升.而12日龄之后又不断下降,到14日龄降至最低值(0.246±0.126) U/g.此后急剧上升,到18日龄升至最高值(4.731±0.309) U/g.从20日龄起,Na+,K+-ATPase的相对活性保持稳定上升,直至本次实验结束.结果表明,Na+,K+-ATPase活性的变化与鳃组织,尤其是与泌氯细胞的发育密切相关,而且在其活性较低的阶段,条石鲷仔鱼的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为保护与利用狭叶方竹资源,采取作业设计调查法对贵州湄潭县狭叶方竹资源进行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将影响狭叶方竹生长的立地环境因子筛选归类作为划分其群落类型的依据。普查结果显示,狭叶方竹在相似气候条件和中偏碱性土壤上,影响其生长的主导因子为海拔、坡位、坡向、土层厚度和林分上层郁闭度。按有明显影响的海拔、坡位和土层厚度因子将狭叶方竹林区划为6个群落类型区、36个适宜立地类型。在适宜立地类型基础上,结合狭叶方竹对林分上层林木郁闭度的适应性,将狭叶方竹林划分为144个群落类型。对区划的6个群落类型区的狭叶方竹资源现状、经营与利用方式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粗壮女贞生长最适宜的土壤酸碱性,找出粗壮女贞最佳的栽培环境,为其无公害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以粗壮女贞(Ligustrum robustum)为材料,采用国际通用的营养液配方,通过砂培研究不同pH值(pH3.5,pH4.5,pH5.5,pH7.0,pH8.0)对粗壮女贞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粗壮女贞在pH5.5时受伤害程度低,根系活力强,净光合作用速率大,适应性以及抗逆性较强,能够明显改善粗壮女贞整体的生理机能,给植株的碳氮代谢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能量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