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微波辐射对水稻种子的诱变效应,以输出功率为850W的微波炉为辐射源.以浸种3d的不育系A225和保持系TB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0s(CK)、10s2次、15s2次、20s1次的微波辐射处理.然后测定各处理稻种的发芽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淀粉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微波处理使稻种的这些生理生化指标都发生了变化.其中表现一致的是发芽势减弱、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淀粉酶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丙二醛含量则有升有降,且变化不大。在不同的剂量处理中.以15s2次处理的抑制效应最大。10s2次和20s1次的效应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优质稻产业化生产经营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的品质和卫生要求越来越高,稻米的生产正朝着以环保、安全、健康为目标的无公害稻米、绿色食品稻米、有机稻米的方向发展,国内一些先进的地区正在实行水稻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和无公害水稻的大面积生,区内无公害水稻生产的规模尚小,参与无公害优质稻产业化实施的企业更少.……  相似文献   
3.
短日处理对感光型杂交稻组合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感温组合为对照,对7个感光型杂交水稻组合进行了人工短日和自然短日处理,结果显示,南宁感光型杂交水稻组合在人工短日处理下,能缩短生育期30d左右;而在自然短日下,能缩短生育期60d左右.遮光处理一般能使植株变矮,增加感光组合的单株有效穗,使每穗总粒数减少;自然短日能使主茎叶片数减少,结实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5.
农乐1号是广西水稻研究所以96占为母本与七桂占杂交,经多代选育成的感温型优质稻新品种,经多点试种,表现出株叶型好,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优的特点,一般产量6750~7500kg/hm2,高产可达8580 kg/hm2。  相似文献   
6.
倾粳型强优恢复系桂649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桂649是用多个籼粳材料的复交后代501为母本,以优质籼型恢复系桂99为父本进行杂交,经5 a 8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水稻恢复系。该恢复系含粳稻亲缘,属偏粳类型,恢复力和配合力强,株叶形态优异,花粉量大,耐寒抗倒性好,后期秆青粒黄。与龙特浦A、Ⅱ-32A等不育系配组,杂种产量优势明显,熟期适中,其中特优649于2004年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至2005年底已累计推广种植8 433 hm2。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649高产穗粒结构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肥料为主区,密度为副区,研究了杂交稻新组合特优649单产9t/hm2以上穗粒结构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施肥、不同密度来源(即不同位次分蘖形成)的有效穗对产量的贡献大小有明显差异,贡献率表现为:低位一次分蘖穗>二次分蘖穗>主穗。其中低位一次分蘖穗的贡献最为突出,在62%~73%之间,二次分蘖穗占20%,主穗占15%左右。此外,随施肥和密度的增加,主穗对产量的贡献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8.
李维科  韦善富 《种子》2002,(4):30-30,34
引进菲律宾育成的6个主栽常规稻品种,在广西农科院水稻所试验田(南宁)种植,观测其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米质、抗性的表现,并初步测产。结果表明,所有品种的农艺性状整齐一致,株高、生育期适中,米质优,抗性强,产量均比对照高,适宜广西及华南部分地区种植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比较、评价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籼稻资源,旨在更有效利用外引稻种资源。【方法】采用DPS软件对来自国际水稻研究所的118个籼稻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粒型、株高、粒重、粒长、结实和熟期这6个主要因子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85.1873%。依据主成分向量将118份引进材料聚为3大类型:第1大类群为矮秆、多穗、长粒类型,共34份材料;第2大类群为高秆、迟熟、少蘖、长穗型,共49份材料;第3大类群为半矮秆、早熟、高实、小穗类型,共35份材料。【结论】在利用外引资源时,要利用主成分等信息,抓住主要因子进行聚类,这样能更有效地利用外引资源。  相似文献   
10.
特优136是国内育成的一个米质较好、抗性较强、产量高的杂交水稻组合,2012年在越南凉山、宣光试种,比当地主栽品种平均增产1.53t/hm2,增幅迭24.65%。该文总结了该组合在越南的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