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9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个常规水稻新品系产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优势育种室最新育成的30份水稻新品系为试验材料,选用辽宁省目前主栽水稻品种辽粳9号和盐丰47为对照进行了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30个水稻材料中,有10个品系产量表现比较突出,其中P8、P10、P11、P9、P13和P25性状表现更加突出。建议表现优良的品系参加升级试验,优良性状结构可作为选种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洋  李楠  苏国立  隋亚杰  葛鑫 《北方水稻》2015,(1):13-15,18
采用静态吸附方法研究水稻秸秆对模拟Cu2+废水的吸附效果,分别研究了吸附时间、固液比、p H值、温度和颗粒大小对Cu2+的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秸秆对Cu2+的吸附主要受吸附时间、固液比、p H值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生物炭与螯合剂配施条件下土壤无机磷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土壤磷素使用的有效性,以辽宁碱性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室内培养,测定了在不同地力下,生物炭与3种螯合剂(草酸、柠檬酸、EDTA)在低中高三种浓度下对土壤磷素的活化规律。从各形态无机磷自身活化情况来看,土壤中Ca_2-P、Ca_8-P的含量有所提高。其中Al-P的活化率最高,低中高地力在3种浓度下的平均活化率为34.5%,35.1%和35.3%,Ca-P的活化率最低,但是其贡献率最高,含量占到土壤总无机磷含量的74.4%、73.5%和72.9%。土壤无机磷总活化量以及各形态无机磷组分含量随着螯合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多。相同浓度下,草酸的活化能力最强,其次为EDTA。低浓度时,柠檬酸对Fe-P的活化能力最强,草酸对Al-P的活化能力最强。在中、高浓度时,草酸对各形态无机磷的活化能力都最强。试验证明生物炭与螯合剂配施,可以有效增加土壤磷素无效态向有效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李楠  杨洋  隋亚杰 《北方水稻》2013,(4):22-24,34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在镉污染的条件下不同硅浓度处理对水稻幼苗中的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影响以及根部和茎叶中镉含量的吸收。实验表明,在重金属低浓度的影响下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有所增加。当硅处理浓度达到80 mg/L时,为最佳硅处理量,明显降低了水稻幼苗根部和茎叶的镉含量。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水稻工厂化秧苗质量,促进机插水稻增产,降低生产成本,参照水稻高产栽培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规定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育秧流程及配套设备、产地及品种选择、秧苗标准、大棚建造、置床、基质配制、种子处理、秧盘选择与置盘、播种、苗期管理、运秧等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不同pH条件下镉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pH条件下,不同浓度Cd2+处理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势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种子的萌发,但最终不影响发芽率。Cd2+胁迫对稻苗的生长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尤其在其浓度达到10 mg/l以上时非常明显,但当pH达到9时,这种抑制作用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这可能是因为在pH达到9的碱性条件下,可吸收的Cd2+变成了难吸收的Cd络合物,从而减轻了对稻苗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8.
硫硒配施对镉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及其吸收积累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和控制镉对水稻生长的危害,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硫、硒配施对镉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极其吸收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污染的农田中施用硫、硒可以明显提高水稻幼苗素质,加快出叶速度,茎基宽、根冠比及生物量明显提高。硫硒配施可以抑制土壤中的镉向水稻各器官的迁移、转运,从而降低镉的毒害。  相似文献   
9.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验室是实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化验室经过自我完善,基本符合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的要求,达到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检测需要,并对基层检测部门进行示范、指导与帮助。为盘锦地区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目前,水稻新品种的推广过程缓慢,而且还有很多审定的新品种难以得到推广应用。导致这种现象的问题有很多。从新品种的使用者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包括全面、准确、及时地获得新品种信息的渠道不畅,缺乏充分的售后服务保障及购种渠道单一等;从品种育成者的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包括相关政策尚需进一步完善,缺乏强有力的新品种推广主体,知识产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及新品种的推广机制不顺等。为加快优良新品种在适宜地区的推广应用,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努力培育大型种子企业、加强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及加强市场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