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5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新疆棉区应用GOSSYM模型进行水肥合理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经过在新疆棉区用系5、新陆早4号两个品种进行有效化后的GOSSYM棉花模拟模型,模拟分析了根据田间水分胁迫及时地进行灌溉和适量施肥的重要性;并指出通过水肥合理调控提高产量的潜力很大;同时也为今后运用GOSSYM模型指导生产实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密度下棉花干物质累积的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
棉花管理专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运用专家系统技术完成了一个用于棉花管理决策的系统DECOCA。本系统针对作物管理知识的特点,试用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知识获取技术及定性推理控制策略。三年的应用表明,这些技术在实用,可靠性方面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4.
1979—1981年我们对不同棉花品种的茎叶生长及现蕾作了系统观察。揭示了棉花主茎及果枝节间的伸长、主茎及果枝叶的增长和现蕾间的同步关系;提出以展平后6天或9天的叶面积对该叶最后面积进行予测的看法,以便生产上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抗虫陆地棉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来源的常规棉、抗虫棉,按照4×7的NCⅡ设计组配不完全双列杂交得到28个杂交组合,通过2年重复试验,分析F1、F2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产量和品质性状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大多比较低,但衣分的广义遗传力可达92.16%;狭义遗传力大于54.64%的性状为衣分、衣指、断裂比强度和籽指,部分性状的F2狭义遗传力高于F1代。供试组合F1和F2的中亲优势和高亲优势主要表现在产量上;所研究的性状中,F1以皮棉产量竞争优势、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最高,平均值分别为11.31%、34.17%和13.33%;组合P4/P7(鄂抗棉12/5H303)的皮棉产量比竞争对照邯284增产27.4%。F2杂种优势依然部分存在,但大多性状比F1优势都有衰退。F1籽棉和皮棉产量较优的特殊配合力组合为P4/P7(鄂抗棉12/5H303)、F2籽棉和皮棉产量较优的特殊配合力组合为P4/P10(鄂抗棉12/5H335)、P1/P11(611/5H336)。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好的抗虫棉亲本是P8(5H309)、P5(5H181);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好的亲本是P1(611),P2(05-5317)和P4(鄂抗棉12)。优选亲本配组可以指导抗虫杂交棉的选育,获得具竞争优势的抗虫杂交棉品种。  相似文献   
6.
在把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引用到品系或品种的筛选、评比方面作了一次尝试。建立了以皮棉产量、早熟性和净产值为目标的多元回归方程。通过电子计算机的模拟寻优,在欲选的四个优质棉品系中以6088的综合农艺性状为最好,并相应确定了为达到上述综合目标应采取的配套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芝麻的杂种优势表现,强优势形成,杂交组合的亲本组配与优化选择等方面的研究中,总结出一些原则,用以指导芝麻杂种优势育种,期能获得强优势杂交种。  相似文献   
8.
农业信息工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黑板和PROLOG的混合域等技术构建了区域农业发展决策支持系统;运用作物模拟技术、知识工程技术,建立了基于模型的作物(棉花)生产系统,系统的核心是把CottonPlus模型与多因子多水平的旋转组合设计进行有机结合,对特定地区的作物生产作出多目标、全程和实时决策,使基于模型的专家系统进入实用化阶段;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开发制作了面向农业科技的光盘图书,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农业科技的咨询,培训及应用推广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以2001—2005年农业部对13个主产棉省主栽品种抽查样品的测试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十五”期间中国棉花纤维的长度、整齐度、比强度、马克隆值等8项品质指标的分布情况,并运用STATA统计分析系统分析了各品质指标之间的关系。“十五”期间,中国生产领域的棉花纤维长度主要分布在28~29mm,整齐度指数主要分布在82%~84%,断裂比强度主要分布在27~29cN.tex-1,马克隆值主要分布在4.0~5.0,可以满足纺织工业纺中、低档棉纱的要求。各纤维品质指标在年度间有波动。按生态区划分,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纤维在长度、整齐度、比强度等指标上优于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但马克隆值偏高,色泽特征差,品级较低。黄河流域棉区的棉花纤维在长度、整齐度、比强度、马克隆值、色泽特征等方面处于其它两个棉区之间。西北内陆棉区的马克隆值和色泽特征最好,品级较高。统计分析表明,长度与比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0.7156,呈高度正相关;整齐度指数与比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0.5300,呈中度正相关;纺纱均匀性指数与长度、整齐度、比强度均呈高度正相关。与国际乌斯特公报进行比较,中国“十五”期间棉花纤维综合品质达到国际中等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曲周试验区从建立到现在已经度过了30个春秋, 试验区不仅在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生产面貌,而且树立了大学和地方长期合作的典范.分析其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在于试验区研究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符合农业科技发展的规律,又一批献身事业的科技人员,并且地方政府和人民的支持.同时,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相结合、长期积累与不断创新相结合、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结合是试验区不断进步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