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老化玉米种子修复处理后的活力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玉米自交系Mo17种子为试材,对不同老化水平的玉米种子进行氯化钙(CaCl2)、抗坏血酸(AsA)、聚乙二醇(PEG)、青霉素(Penicillin)和赤霉素(GA3)修复处理。结果表明,500 mg/L AsA对Mo17老化玉米种子的活力修复效果明显;0.015 mg/LCaCl2对不同老化程度的玉米种子修复范围较宽,修复作用较好;100 mg/L Penicillin处理只对中活力玉米种子有修复作用;500 mg/L GA3对不同老化程度玉米种子的修复作用不明显;20%PEG处理对老化玉米种子没有修复作用,且加速了高活力种子的活力衰退。500 mg/LAsA处理老化玉米种子其修复效应明显,修复作用比较温和,在生产中能提高发芽率70%以下的玉米种子活力,是较为理想的修复剂。  相似文献   
2.
几种提取植物DNA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以玉米和草的叶片为材料,分别用CTAB,SDS和尿素法提取基因组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蒽酮比色法对所提DNA的产量、质量和糖含量进行了检测比较,并对鲜样采取了不同的干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鲜样和硅胶干燥的叶片提取的DNA无降解或降解很少,45℃烘干样也能提取到大量的高分子DNA,自然干燥样的提取效果因植物材料而异。  相似文献   
3.
人工老化处理对芝麻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郑芝4号黑芝麻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对种子发芽指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加深,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逐渐降低, 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另外,老化种子内POD活性和SOD活性变化的总趋势是随老化时间延长而降低。由此认为芝麻种子人工老化及劣变的主要机制与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与和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有关。人工老化种子生活力出现快速下降的发芽势拐点是80%,其下降的趋势又与POD活性下降非常一致,POD可作为一个检测指标显示种子活力高低及丧失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自交系Mo17和478种子为试材,通过(58±1)℃人工热水老化处理,进行玉米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专一性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SOD活性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CAT,POD和APX活性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而下降;2个玉米种子的SOD和POD活性数值相近,但478种子的CAT活性高于Mo17,而APX活性却低于Mo17;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5.
玉米种子萌发初期生理特性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自交系478种子为材料,进行了种子萌发初期生理特性的变化研究。主要分析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CAT)、和抗坏血酸专一性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SOD、POD、APX、淀粉酶(AMY)、酯酶(EST)和蛋白质谱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玉米种子萌发初期,胚中SOD活性随萌发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OD、CAT、APX活性随萌发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SOD、POD同工酶谱带的变化趋势与其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蛋白质含量的电泳图谱表现为,分子质量36.74 kDa和18.56 kDa的谱带随萌发时间延长着色逐渐加强,其他谱带着色渐弱。该研究为玉米种子贮存中活力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