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学   18篇
  9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36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外源调控物质对冬小麦早春低温抵御能力的调控效应,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拔节期倒春寒来临前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设喷施氨基酸水溶肥(200倍液,T1)、蔗糖(500倍液,T2)、0.004%芸苔素内酯(800倍液,T3)及其等倍混合液(200倍液氨基酸水溶肥+500倍液蔗糖+800倍液芸苔素内酯,T4)4个调控处理,分析了拔节期发生倒春寒条件下不同调控处理间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和籽粒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T4处理下冬小麦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CK显著增加,且成熟期籽粒、穗轴及颖壳、茎鞘及叶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其他处理;T2、T3、T4处理使小麦结实率均显著提高;T4处理在不降低穗粒数和穗数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千粒重和籽粒产量;T1处理有利于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由此得出,在冬小麦拔节期倒春寒来临前,喷施氨基酸水溶肥+蔗糖+0.004%芸苔素内酯混合液有助于提高小麦抵御低温逆境的能力,实现抗逆稳产。  相似文献   
2.
3.
4.
5.
垄作栽培对小麦个体发育和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麦垄作栽培是在克服了传统栽培(平作)许多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栽培方式。通过大田对比试验表明,垄作栽培可显著降低群体内空气湿度.纹枯病、白粉病等常见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得到极显著降低;第一、二节间缩短增粗,茎壁加厚,抹高降低,抗倒伏性显著增强;垄作栽培中小麦种植在垄顶,全生育期根际土壤疏松不板结。利于根系发育,单抹次生根数量增加9.6~19.1条,0~60cm根系干重较平作栽培增加12%以上.深层土壤根系活力得到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土壤深松对小麦根系活性的垂直分布及旗叶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土壤深松打破犁底层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 ,从而改善小麦根系的生长条件。与对照 (未深松 )相比 ,小麦的群体根系活性明显提高 ,垂直分布下移 ,使深层土壤的群体根系活性相对提高 ,进而对延缓地上部衰老和提高产量产生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山东省“九五”期间小麦科研取得的主要成就 :常规育种得到充实、更新、丰富和发展 ,并与生物技术相结合 ;引进了较多数量的种质资源 ,进行评价和改良 ,在育种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育成一批高产、抗病、抗倒、优质特点突出的品种。水浇地超高产栽培和旱地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节水节肥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有较大进展 ,进行了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区划和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本文还探讨了“十五”期间在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 ,小麦育种栽培研究和生产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8.
一、山东省“十五”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思路与对策从山东省农业信息技术的现状来看,1997年,济南市就推出了农业信息化工程,建立了济南市农业信息中心,创办了山东金农信息网。1999年,由中国科学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牵头进行了“农业信息化”科学工程山东省示范研究,建立了济南、烟台、威海及莱州四个农业信息化示范区,莱州市率先推出了农业信息服务热线等,对山东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但信息化内容仍然是以基础农业信息技术为主,省级广域农业信息网络尚未形成。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支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着…  相似文献   
9.
小麦垄作对冬前土壤物理性状及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小麦垄作使冬前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显著改善,冬前小麦群体发展适中,个体发育健壮。与传统平作相比,0~25cm土壤容重降低0.10~0.11g/cm3,总孔隙度增加4.02~4.27个百分点,空气孔隙度提高5.64~6.09个百分点,毛管孔隙度降低1.68~1.81个百分点;0~20cm土层7时至18时地温先较低后略高,平均偏低0.42℃。小麦冬前总苗量少144.94~181.28万/hm2,3叶以上大蘖多53.08~96.05万/hm2,叶面积系数低0.66~1.12,主茎叶龄少0.5~0.7,根蘖比高0.12~0.30,最长叶片长度短3.7~5.6cm,最长叶鞘短2.1~3.5cm。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量化山东省冬小麦产量差及氮肥利用效率差,分析产量差和效率差之间的关系,明确环境、栽培条件及生理因素对产量差的贡献,探讨协同缩差增效的可能途径,为冬小麦产量差缩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于2016—2020年在山东济宁、德州、烟台和淄博4市进行,综合肥料投入、播种密度和灌溉水平等管理措施,设置了超高产水平(SH)、高产高效水平(HH)、农户水平(FP)和基础产量水平(ISP)4种模式,定量分析不同产量水平冬小麦产量差和氮肥利用效率差,分析产量差和效率差之间关系,讨论产量差和效率差形成的影响因素及缩差增效的可能途径。【结果】当前山东冬小麦高产纪录与SH、SH与HH、HH与FP以及FP与ISP之间的产量差分别为2 729.1、674.3、1 042.9和4 349.8 kg·hm-2,SH与HH、HH与FP之间的氮肥偏生产力差分别为-13.54和15.67 kg·kg-1;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二次抛物线关系。当前降水、光温等不可控因素和肥水投入等可控因素对产量差的贡献率分别为31.16%和68.84%。结果显示,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平均净同化率(MNAR)、单位面积穗数(EN)和粒重(GW)差与SH和HH之间的产量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收获指数(HI)、穗粒数(GN)和粒重(GW)差与HH和FP之间的产量差呈显著正相关。SH和HH处理较FP处理有更高的地上部生物量、单株分蘖数以及分蘖成穗率。【结论】当前山东省冬小麦农户产量只实现了最高纪录产量的64.34%,通过优化水肥投入量、提高追肥比例、增施有机肥和锌肥等栽培措施可使冬小麦产量差缩减23.46%,氮肥偏生产力提高56.99%。花后物质生产能力仍然是小麦产量提升的限制因素,在保证花后光合同化的同时,提高花前物质的再转运以提高收获指数是农户模式向高产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