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1篇
农作物   6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辐照茶树 M_1代成株率、苗高、叶面积以及根长与辐照剂量的关系符合多靶单击数学模型 y=1-(1-e~(-MD))~N,而它们与辐照剂量率的关系呈二次曲线型 y=a+bx+cx~2;茶树各器官敏感性大小表现为根长>叶面积>苗高。辐照剂量率在0.57—0.86戈/分的范围内效果比较明显。插穗的适宜辐照剂量为5.7—9.5戈,半致死剂量在9.5戈左右。乔木型大叶品种茶籽的适宜辐照剂量为9.3—21戈,半致死剂量在21戈左右;灌木型中、小叶种茶籽的适宜辐照剂量为27.9—37.2戈,半致死剂量在37.2—50戈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γ射线与化学诱变剂复合处理对茶树 M_1代的生理损伤效应。结果表明,复合处理对茶树的生理损伤具有增效作用,其作用效果高于辐照或化学诱变剂单独处理的效果。诱变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与复合处理的效果密切相关,硫酸二乙酯(DES)的作用效果大于甲基磺酸乙酯(EMS),且茶树的生理损伤随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乔木型大叶品种茶籽的适宜剂量组合为:辐照剂量低于19戈瑞,诱变剂浓度0.2%,处理时间24小时左右;灌木型中、小叶种茶籽的适宜剂量组合为:辐照剂量20—37戈瑞,诱变剂浓度0.2%—1.0%,处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茶树体内特异成分对辐照诱导自由基的作用。结果表明,辐照茶籽内自由基的增长趋势表现为乔木型大叶品种大于灌木型中、小叶品种,10个品种茶籽内自由基的耗照剂量效应模型为y=ae(-b/x)。茶树体内儿茶素、茶多酚、黄酮苷、咖啡碱等特异成分与其辐射敏感性及自由基含量变化密切相关。影响辐照茶树体内自由基消长的主要因子是儿茶素,其中(-)-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自由基反应有浓度效应,在低浓度条件下,具有诱发产生自由基的作用,而在高浓度条件下,则有消除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茶树辐照后自由基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细胞膜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茶树体内的自由基含量呈线性增加,叶片中超氧物歧化酶活性下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增大,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加剧,抗坏血酸含量降低而抗坏血酸酶活性增大,茶树的生理损伤加大。因而认为,茶树辐照后,体内自由基浓度的累积,诱发了超氧物歧化酶活性下降,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机制的失调,进一步加剧了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导致了细胞膜的损伤,是造成茶树辐照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7个主要产茶省的17个茶树品种的辐照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的辐照敏感性可分为4种类型,即极敏感型、敏感型、中间型和迟钝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与品种的固有遗传特性及体内的咖啡碱、EGC 和 EGCG 等多酚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密切相关。茶树辐照后,体内 DNA 的最初损伤主要是发生单链断裂,进而导致 DNA 链的解聚。茶树品种间的辐照敏感性与其核酸含量之间未发现有显著相关,但与 DNA 下降的幅度有关。茶树辐照敏感系数和微核细胞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辐照损伤的大小,对预测茶树辐照敏感性具  相似文献   
7.
选育和推广良种是提高茶叶产量,改进茶叶品质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53年从浙江省平阳县桥墩茶场引进平阳云大茶籽进行播种,并对其实生后代进行了10余年的观察,根据发芽期、生长势、适制性及抗性等选种目标进行初步筛选(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育种室其他研究人员进行),对其中一些有希望的单株进行无性繁殖,然后将入选品系定植于预选圃,云旗和云尖就是从预选圃中选出的两个新品系。1986~1990年进行了比较试验,通过比较试验,认为该两品系为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