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期对大豆开花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陈洁敏  杨方人 《大豆科学》1998,17(3):225-230
通过对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开花结英规律的调查,建立了大豆开花模式,结果表明,在大豆开放小花数量累积的概率与开花日序呈对数函数关系。回归模型为:YP=A+B.Lnx;确定了不同播种时期处理的,“有效花期”范围;分析表明“有效花期”较长,落花落英率较小,产量罗高。“有效花期”长短与结英率及产量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不同处理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旱作大豆高产综合技术对根系发育及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产综合技术采用了垅作、深松、分层深施肥、垅上双条精量播种等综合性措施,全面改善了土壤水、肥、气、热等条件,促使大豆根系向纵深发展。与对照田相比,下层根量增加一倍左右,根茎长度比值提高34%,根系分枝增多,出现了罕见的5—6级根,根系生理活性提高,根系总吸收面积达18.87平方米/株,比对照提高8.43平方米/株,活跃吸收面积提高57.5%,总根量增大83.6%。据相关分析,亩产400斤以内时,10厘米土层表层根量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783。当亩产达400斤以上产量水平时,表层根量与产量不呈直线相关,这表明要获得亩产400斤以上产量应提高10厘米以下根量来夺取更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平衡素是一种作物节肥增产物质,经1987—1989年试验结果证明,平衡素作种肥或叶面喷施均有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效果,根瘤也有增加,使大豆产量分别增加17%和12%左右。平衡素对甜菜、玉米等多种作物也有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4.
大豆"暗垄密”高产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杨方人教授领导"暗垄密"研究组全体成员,通过1977~1999年3年的研究,同时与广大农场和工厂协作,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相关学科协作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大豆伤根补偿效应及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大豆伤根生长及产量的补偿效应及其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伤侧根以苗期补偿效果最好;苗期伤根促进侧根数增加,伤根10d后根重接近于对照.但仍低于对照,到鼓粒期仍是如此,成熟期考种时经济产量高于对照;伤根补偿与大豆内源激素ZR、ABA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伤根初期(48h内)ABA迅速增加;ZR/ABA在48~144h不断增,促进补偿或超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6.
大豆应用抗寒剂抗寒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抗寒剂拌种和叶面喷施试验,比较分析了各处理中种子和幼苗耐低温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用抗寒剂拌种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增加根冠比值,增强抗寒能力;叶面喷施抗寒剂,可提高幼苗的抗寒性,增加极冠比值和叶质重。在测定的各项指标中以50倍液处理的抗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采用“旱作大豆高产综合技术”的高产田和对照田的大豆植株的碳素同化,氮素吸收及水分代谢等多项指标的比较测定。所测各项生理指标高产田都优于对照田,表明“旱作大豆高产综合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大豆的生理活性,其增产效果有着广泛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豆"暗垄密"栽培技术的高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结合化控、液肥及灌溉处理对大豆“暗垄密”栽培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暗垄密”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比一般垄作栽培平均增产20%。其较理想的行距为35~45cm ,密度为40~55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大豆“三垄”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对该技术中的垄作深松及分层施肥的增产效应进行的分析表明,“三垄”技术使土壤耕层加深、容重下降、大小孔隙比加大、土壤耕层的蓄水性能增强。在5、6月份,土壤耕层的增温效应显著;耕层土壤温度与产量均呈显著相关关系;田间持水量和土壤有效含水量均显著增加。促进了大豆根系的生长和碳氮的同化作用。1988~1990年3年平均增产25.33%。  相似文献   
10.
大豆“三垄”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对该技术中的垄作深松及分层施肥的增产效应进行的分析表明,“三垄”技术使土壤耕层加深、容重下降、大小孔隙比加大、土壤耕层的蓄水性能增强。在5、6月份,土壤耕层的增温效应显著;耕层土壤温度与产量均呈显著相关关系;田间持水量和土壤有效含水量均显著增加。促进了大豆根系的生长和碳氮的同化作用。1988~1990年3年平均增产25.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