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小麦抗源材料0911-3抗白粉病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小麦抗源材料0911-3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规律,以0911-3为母本与极度感病品系1130-2杂交,产生P1、P2、F1、BC1、BC2和F2共6个家系世代,分别以倒二叶病害严重度(MDS)和病程曲线下叶面积(AUDPC)为成株抗性指标,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0911-3对白粉病的2种成株抗性指标的遗传基础基本是一致的,都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2对主基因都具有负向加性效应,可以增强抗病性,显性效应为正向,感病基因具有部分显性作用;2对主基因间还存在各种相互作用,可以增强抗病性;分离世代以F2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为最高,MDS和AUDPC的遗传率分别为91.87%和92.22%.  相似文献   
2.
在兰州市红古区对引进的5个丝瓜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垄覆膜穴栽条件下,5个新引丝瓜品种折合产量均低于对照品种美国高产。但宝优2号、绿莹2个品种商品性状较好,生育期适中,商品瓜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96900、93900 kg/hm2,较对照品种美国高产分别减产4.81%、7.76%。但其前期折合产量高,分别为47500、46700 kg/hm2,较对照品种美国高产分别增产3.71%、1.96%,因前期(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丝瓜市场价格高,故宝优2号、绿莹产值较高,分别为252775、250950元/hm2,较对照品种美国高产分别增加7100、5275元/hm2。综合考虑认为,宝优2号和绿莹适合在兰州市红古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丝瓜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作畦、培育壮苗、适时定植、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丝瓜丰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麦穗部性状是与籽粒产量关系密切的重要农艺性状。本研究以一个由99个株系组成的来源于波兰小麦(Triticum polonicum L.)和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系中13杂交后代的F8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为实验材料,利用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对穗长、穗粒数和有效小穗数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定位分析。所构建的A染色体组和B染色体组共14个连锁群的遗传连锁图谱由115个SSR标记位点组成,图谱全长822.9c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7.16cM。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两年的环境中检测到分布在2A、3A、3B、5B和7B染色体上的6个穗长QTL,5个穗粒数QTL和2个有效小穗数QTL,表型变异贡献率分别为9.21%~22.94%,9.18%~19.71%和11.48%~13.01%。两年中都在3A染色体上的Xbarc12~Xbarc310区间内检测到控制穗粒数的主效QTL,说明该QTL较少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是一个稳定可靠的穗粒数QTL。该QTL与最近标记的遗传距离为0.01cM,可用于小麦产量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5.
兰州市红古区丝瓜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当地主栽丝瓜品种美国高产为指示品种,设置8个密度处理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对丝瓜生育期影响不大,栽植密度为1 110株/hm2、株距90 cm时,美国高产单株产量最高,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栽植密度为3 330株/hm2、株距30 cm时,折合总产量和产值均最高,分别为12 797.97 kg/hm2、31 643.70元/hm2,栽培效果最佳。随着密度降低,产量和产值也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6.
小麦熟期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抽穗期、始花期和开花期是衡量小麦成熟期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QTL定位并分析其遗传效应,对小麦品种改良至关重要。为了给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波兰小麦和普通小麦品系中13杂交后代的F8重组自交系为作图群体,构建由A染色体组和B染色体组共14个连锁群构成的遗传连锁图谱,包含115个SSR标记位点,图谱全长822.9c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7.16cM;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两年的环境中检测到分别位于1A、5A、6A、7A、2B、4B、5B和6B染色体上的8个抽穗期QTL,5个始花期QTL和6个开花期QTL。表型变异解释率分别为10.12%~31.51%、11.98%~19.75%和9.64%~20.27%。无论是抽穗期、始花期或开花期,都在4B染色体上检测出了与其相关的QTL,说明4B染色体与小麦成熟期关系密切。另外,在1A染色体上检测出2个控制抽穗期的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8.13%和31.48%,说明1A染色体控制小麦抽穗期的作用较大。本研究检测出多个成熟期相关的QTL与连锁标记间的遗传距离仅0.01cM,近乎共分离,可在育种中直接用于成熟期的分子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7.
普通小麦籽粒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小麦遗传育种中籽粒性状改良提供参考,以小麦大粒品系0911-46为母本与小粒品系42杂交产生P1、P2 、F1 、BC1 、BC2 和F2共4个世代6个群体,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分析了小麦粒重、粒长、粒宽、粒厚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千粒重、粒宽、粒厚都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2对粒重主基因都具有正向加性效应,可以增加粒重,但其互作效应有正有负且互相抵消,对粒重影响不大。粒宽和粒厚的显性效应为正向作用,有利于增加籽粒体积。粒长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无主基因。千粒重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在BC1、BC2、F2三个分离世代分别为88.02%、78.53%、87.82%;粒长多基因遗传率在3个分离世代分别为71.95%、61.64%、62.93%;粒宽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在3个分离世代分别为43.90%、32.69%和68.47%;粒厚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在3个世代分别为50.01%、42.86%和68.63%。所有籽粒性状中以粒重的遗传力最高。  相似文献   
8.
以两个转W16基因小麦株系及相应的受体对照品种为材料,在大田控水的条件下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转基因小麦抽穗期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对转基因株系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和对照及受体有着较大的差异,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参试品种的相对含水量、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转基因小麦的下降幅度较小;丙二醛含量、胞间CO2浓度、质膜相对透性呈上升趋势.受体对照品种的上升幅度大于转基因小麦;转基因小麦的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方差分析表明,转基因小麦株系G19-X51、G19-X61具有较好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