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亚硫酸盐处理含Cr(VI)废水时会产生氧化性极强的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使得亚硫酸盐的消耗量增加,为提高亚硫酸盐的利用率并将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加以利用,选取了常见的偶氮染料酸性橙7(AO7)作为目标有机污染物用以捕获产生的活性自由基,以达到含Cr(VI)废水和有机污染废水协同处理的目的。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显色法测定AO7、Cr(VI)和亚硫酸盐等各反应物的浓度变化,采用自由基捕获方法鉴定反应中的活性氧化物种。结果表明,Cr(VI)/亚硫酸盐体系能够在降解AO7的同时,将Cr(VI)转化为Cr(III), S(IV)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在[Na2SO3]0=0.5 mM、[Cr6+]0=0.1 mM、pH=3.0条件下,Cr(VI)/亚硫酸盐体系对AO7的降解效果最好,反应60 min后,AO7降解率和Cr(VI)的还原率分别为86.1%和82.0%,且氯离子的加入几乎无影响。在反应体系中加入0.1 mM乙醇或叔丁醇后,AO7的降解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在Cl?= 0/300 mM条件下,AO7的降解率分别变为56.6%/71.7%和80.7%/81.5%,证明该体系中的主要氧化物为SO4?? 和?OH,且起主要作用的是SO4??。AO7降解实验、可吸附卤代物(AOX)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果表明,Cr(VI)/亚硫酸盐体系在高盐环境下能保持较高的降解效率,且不会增加氯代二次产物的生成,这种新型的氧化降解体系有望在高盐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稳定性,可用来吸附水体中的多种污染物,其潜在功能稳定性具有规模化应用前景。考虑到GO在高级氧化体系中结构和形貌会发生改变,探究了经UV/H2O2和UV/过硫酸盐(Persulfate, PS)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的体系处理后所得GOs对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 MB)的吸附性能。氧化性自由基体系光源为300 W中压汞灯,30 mL GO储备液(1 mg/mL)在2种氧化体系下反应1、2、4 h后制得GOs。实验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GOs吸附动力学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GOs氧化前后表面官能团的变化。结果显示,经UV/H2O2, UV/PS氧化1 h后,GOs表面的含氧官能团数量开始明显减少;吸附动力学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9);吸附热力学过程更符合Langmuir模型,MB饱和吸附量(经UV/H2O2和UV/PS氧化1、2、4 h后分别记G1-1, G1-2, G1-3, G2-1, G2-2, G2-3)依次为580.26, 591.80, 598.63, 521.77, 554.91, 568.00 mg/g。研究表明,GO可以快速吸附较大浓度范围内的MB,且对低浓度染料表现出更好的去除效果;GO对MB的吸附量随着pH值的增加逐渐增大,且在碱性条件下的增加得更明显;经氧化处理后,GOs的吸附性能随着氧化时间的增长,性能减弱,尤其在UV/PS体系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叶辉  丁斐  王兆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85-11887
通过对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概念的阐述,介绍了南通大学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和生物学重点学科一体化建设基本思路,从专业和学科发展现状,修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凝练重点学科建设方向,贯彻专业与学科一体化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的机制,"引培"并举,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创新教学管理,充分利用校外教学资源,优化环境,为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提供有效保障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南通大学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和生物学重点学科建设的内容和成果。  相似文献   
4.
刘思园  王兆慧  常燕  曹军  叶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268-20269
结合目前《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对《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氮素在盐碱稻田内的动态变化及潜在环境影响。[方法]以松嫩平原典型苏打盐碱地水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该区水稻田中的氮素动态变化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结果]试验区土壤属强碱土,CEC、C/N比值都较高,保肥能力差;2年试验期内,田表水中的盐碱化指标含量波动较大;试验初期总氮和氨氮浓度达到最高值,之后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强降雨对其影响较大;硝态氮浓度出现峰值晚于总氮和氨态氮,之后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试验期间,氨挥发损失占总氮损失的18.9%~28.8%;田面水中总氮浓度均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类标准;农田退水中的非离子氨浓度较高,对下游查干湖鱼类养殖存在危害。[结论]为盐碱地治理和水体和渔业资源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去除低浓度含镍络合废水中的镍离子(Ni~(2+)),探究影响Ni~(2+)去除效果的因素和方法,通过改变低浓度溶液中沉淀pH值、H_2O_2与Fe~(2+)摩尔比、H_2O_2投加量、初始pH值和反应时间,基于UV/Fenton法,研究了以上各因素对Ni~(2+)去除效果的影响及机理;同时比较UV/Fenton法与Fenton法对Ni~(2+)的去除效果,自配含有典型络合剂的镀镍模拟废水,酒石酸∶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镍(摩尔比)为1.5∶2∶1.5∶1,Ni~(2+)含量5 mg/L,pH 4.0;光催化实验在光化学反应仪中进行,反应系统由循环水冷却,维持温度在(32±2)℃,光强度为12.7 mW/cm~2。50 mL的石英管中依次加入模拟络合镍废水和一定量的Fenton试剂,100 W中压汞灯光照下进行连续磁力搅拌;光照一定时间后,NaOH调节pH至11.0,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镍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果显示,UV/Fenton法去除Ni~(2+)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值2.6左右,H_2O_2∶Fe~(2+)(摩尔比)为3∶1,H_2O_2投加量为3 mmol/L,反应时间为1 h,沉淀pH值为11.0,Ni~(2+)去除率可达98%以上。研究表明,增大沉淀pH值、合理控制H_2O_2浓度、增加反应时间,可提高低浓度镍络合物中Ni~(2+)的去除效果;相较于单一Fenton法,采用UV/Fenton法可更好的去除低浓度镍络合物中的Ni~(2+)。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盐碱地稻田径流中磷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潜在环境效应。[方法]以松嫩平原苏打型盐碱地前郭灌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灌溉条件下稻田径流中磷素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潜在环境效应。[结果]盐碱地稻田表水呈碱性,土质分散,保肥能力差;土壤总磷在表层富集,增加了磷素随径流流失的风险。稻田磷素流失的主要时期为灌溉期及暴雨径流发生期,稻田径流中总磷、颗粒态磷、总溶解态磷和溶解性活性磷的浓度均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磷素流失以颗粒态磷为主,而且磷素浓度均超过导致富营养化发生的临界值,直接影响下游查干湖的水质安全。各退水渠磷素浓度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并在高温时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各稻田表水与退水渠总磷浓度呈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R2(α=0.05)分别为0.8509、0.8964和0.9153。灌排条件最好的稻田磷素流失负荷较大,污染风险等级最高,应作为磷素输出的关键源区进行重点监控和防治。[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开发盐碱地资源、制定盐碱地最佳磷素管理措施、控制农田磷素流失和保护当地水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叶洁琼  袁瑞霞  王兆慧  柳建设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374-10376,10425
[目的]分析氮素在盐碱稻田内的动态变化及潜在环境影响。[方法]以松嫩平原典型苏打盐碱地水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该区水稻田中的氮素动态变化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结果]试验区土壤属强碱土,CEC、C/N比值都较高,保肥能力差;2年试验期内,田袁水中的盐碱化指标含量波动较大;试验初期总氮和氨氮浓度达到最高值,之后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强降雨对其影响较大;硝态氮浓度出现峰值晚于总氮和氨态氮,之后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试验期间,氨挥发损失占总氮损失的18.9%~28.8%;田面水中总氮浓度均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农田退水中的非离子氨浓度较高,对下游查干湖鱼类养殖存在危害。[结论]为盐碱地治理以及水体和渔业资源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江西永平铜矿排土场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西永平铜矿排土场土壤进行调查和理化性质分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东部和西部排土场的土壤养分状况和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受到铜污染最为严重,镉次之,排土场土壤污染等级均为重度污染;土壤全钾和全氮含量极低,土壤养分状况极度贫乏。根据评价结果为进行生态修复提供初步建议,进行土壤生态修复过程中可以通过施加土壤改良剂、引进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和固氮植物等措施,降低重金属毒性,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实现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多年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经验,针对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