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园艺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菌包的水分变化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莲芳 《食用菌》2014,(4):36-38
通过多年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对水分变化和管理调控的研究与实践,探讨了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过程的水分管理。大量的生产实践和实验数据展现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过程中菌包水分的变化规律,基于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管理控制方案,有助于生产管理和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2.
我国底栖动物BI指数水质生物评价标准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底栖动物BI(Biotic Index)指数不清底栖动物BI指数(Biotit Index)是目前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重点推荐使用的水质生物评价指数之一。  相似文献   
3.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水质快速生物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概述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快速评价技术在取样方法、评价指数、参照系列和参照性状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快速评价技术中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多度量评价法和多变量分析法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飞虱若虫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飞虱若虫同成虫一样,以后足胫节末端有一可活动的大距而区别于樗鸡总科中的其他种类。飞虱若虫除外生殖器官和翅未发育成熟外,它同成虫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在于:额具二条中脊,额区、胸部背面和腹部背板两侧存在着一定数目和排列方式的特殊的感觉器官——感觉陷。作者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飞虱若虫的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描述了若虫的分类特征。并根据若虫的形态,侧额和腹部背板两侧感觉陷的排列方式、数目并结合体色等特点,将分布于我国的包括2族共25种的飞虱若虫,编成了一个试用的检索表,俾供鉴别常见飞虱若虫种类和进一步研究其系统分类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粒脉蜡蝉科四新种记述(同翅目:蜡蝉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云南和浙江采集的同翅目粒脉蜡蝉科(Meenoplidae)标本中,经研究发现花虱亚科(Nisiinae)分隶于2属的4新种,兹记述如下。所有模式标本保存在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蟋蟀科和螽蟖科昆虫音锉形态和鸣声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蟋蟀科和螽蟖科昆虫是直翅目中两类善于鸣叫的昆虫,并且都由前翅内侧的音锉摩擦发声。近年来,由于现代物理学技术的发展,已广泛用于昆虫分类特征与行为习性的研究,对音锉结构和鸣声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吴福桢等(1986)报道了七种蟋蟀的音锉和鸣声特征。作者对蟋蟀和螽蟖科10种昆虫的音锉进行了详细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并比较了它们的发音特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编写《中国经济昆虫志——飞虱科》一书后,我们在鉴定采自江苏、浙江两省的飞虱标本中,又发现五个新记录种,兹报道如下: 日本小盾飞虱 Hirozuunka japonica Matsumura et Ishihara(图1) 长翅型 体连翅长4.3—6.4毫米,体长3.2—4.6毫米,翅长3.2—4.6毫米。 短翅型 体长3.4—4.5毫米。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饲养,首次发现黄纹鳞石蛾幼虫,并对其形态作了描述与绘图。对该种和宽羽拟石蛾的筑巢、弃巢、耐受力、取食及化蛹羽化等生物学习性进行了观察。探讨了黄纹鳞石蛾作为中国华中区东部和华南区以及宽羽拟石蛾作为中国东洋界华南区、华中区东部和古北界华北区、东北区清洁水重要指示生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首次记述了中国毛翅目特有种傅氏鳞石蛾(Lepidostoma fui (Huang))和弓突鳞石蛾(L.arcuatum (Huang))幼虫的形态特征。傅氏鳞石蛾幼虫与黄褐鳞石蛾(L.flavum Ulmer)极为相似,但前体稍大,头壳色浅,前胸背板4根外侧刚毛的第2与第3根的间距等于或大于第2与第1根间距的2倍(后第2与第3根的间距小于第2与第1根间距的2倍)。弓突鳞石蛾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头壳黑褐色,沿头顶经颅侧区至上颚基部具白色宽环带。对两种幼虫的筑巢、化蛹等生物学特性作了初步探讨,发现两种幼虫均利用枯叶筑四方形管状巢,老熟幼虫巢的四面均由5小片叶组成,傅氏鳞石蛾巢长9.6~10.1mm,巢最宽处2.0~2.2mm;弓突鳞石蛾巢长13.0~14.4mm,巢最宽处2.7mm。  相似文献   
10.
首次记述了中国毛翅目特有种莫氏斑胸鳞石蛾(Paraphlegopteryx morsel Yang&Weaver)和长叉瘤石蛾(Goera ramose Yang&Armitage)幼虫的形态特征和筑巢、化蛹等生物学特性。莫氏斑胸鳞石蛾幼虫主要鉴别特征为头黄褐色,刚毛3特别细长,前胸背板前半部为黑褐色,后半部黄白色,老熟幼虫巢长16.0mm,宽约7.0mm。长叉瘤石蛾幼虫的主要鉴别特征为中胸背板两侧骨片各分为主骨片和侧骨片。主骨片sal刚毛1根,后缘区sa2刚毛3根,sa3位于侧骨片,具刚毛2根;腹节Ⅰ有1背突;老熟幼虫巢长9.3~12.5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