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9 毫秒
1
1.
李琦珂  曹幸穗 《草业科学》2013,30(2):306-309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奶业方兴未艾。以光华农场为代表的奶业科研及生产机构,大力开展奶畜育种、饲养、管理、防疫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试验制作奶酪、奶皮、奶油、酸奶等奶制品,成为了边区奶业的技术扩散源。抗日军民对牛、羊奶的大量需求,客观上促进了边区奶业技术的传播与辐射,但受经济条件、饮食习惯以及市场流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边区奶业技术扩散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情形。  相似文献   
2.
历史时期东北地区农业系统的发展动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不断进化的开放系统,农业系统具有较强的内在有机性和外部关联性。依据东北农业系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将其演化进程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渔猎系统同采集系统的分化阶段,农牧系统同渔猎系统的分化阶段,农牧渔猎长期共存互补阶段以及农耕系统同畜牧系统的分化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农业系统的结构形式和功能表现均有所不同。驱动东北农业系统不断发展演化的因素有:生态制约与气候扰动,战争灾荒与农牧政策,人口迁徙与经济转型,文化互动与技术传播,宗教信仰与饮食习俗,交通条件与市场交换等。  相似文献   
3.
李琦珂  王思明 《草业科学》2012,29(8):1317-1321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内在有机性和外部关联性。宏观地考察农业系统的演变历史及发展规律,对于客观判断农业结构变动是否合理以及功能衍变是否良性,具有重要意义。东北地区农业系统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渔猎系统同采集系统的分化阶段,农牧系统同渔猎系统的分化阶段,农牧渔猎长期共存互补阶段以及农耕系统同畜牧系统的分化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农业系统的结构形式和功能表现均有所不同,其发展趋势是系统结构的多元化和功能的稳态化。  相似文献   
4.
中华农耕文化是我们祖先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具有整体观念,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强调可持续发展,依靠自然规律来运行。我们祖先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物质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体系。在农艺、农具、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生态农业等方面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农业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国家粮食安全、循环农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农民收入、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汲取营来加以解决,因而,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陕甘宁边区的奶业方兴未艾.以光华农场为代表的奶业科研及生产机构,大力开展奶畜育种、饲养、管理、防疫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试验制作奶酪、奶皮、奶油、酸奶等奶制品,成为了边区奶业的技术扩散源.抗日军民对牛羊奶的大量需求,客观上促进了边区奶业技术的传播与辐射,但受经济条件、饮食习惯以及市场流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或制约,边区奶业技术扩散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情形.  相似文献   
6.
食药用菌是一种高蛋白营养食品.木腐食药用菌传统的栽培方法以树木为基料,经孢子自然传播生菌,往往对树木乃至森林造成损耗甚至破坏,其经济效益尚好,生态效益较差.在新技术条件下,现代食药用菌栽培巧妙利用农林业废弃物,形成循环产业.这是一种既有经济效益、又讲生态效益的生态农业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种植结构历史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结构,又称作物布局,是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作物区域分布。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资源禀赋千差万别,自古以来,东北先民开辟耕地,种植作物,生产粮食,自给自足。近代以来,关内移民的不断涌入,农业开发的逐渐深入,使东北地区的种植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资  相似文献   
8.
气候暖干化背景下松花江流域的种植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其不规则变化必将引发农业系统的剧烈波动。20世纪以来,松花江流域平均气温逐渐升高,年均降水量日益减少,气候的暖干化已成趋势。总体而言,气候变化对农业会产生或利或弊的影响,但基本上是以不利影响为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不利影响,有农业结构的不稳定性增加,局部干旱高温危害加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加大,等等。为了突破甚至超越气候暖干化对于农业发展的限制,必须借助一定的科技手段。育种对生物适应能力的能动作用,水利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人工调控,都是借助农业系统某一因素(或环节)的功能涨落,来提高农业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进而达到优化农业结构、完善功能机制的目的。当前松花江流域农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应该主要针对农业管理日趋僵化的问题,研究怎样有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怎样及时应对气候灾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琦珂  曹幸穗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555-15556
关注民生,应该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职责。清代康乾时期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如何呢?该文以地方志为依据,选择农耕经济最具代表性的陕西周至地区,对康乾时期陕西周至百姓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遭遇水灾、旱灾、兵灾后的情形进行考证,认为康乾时期陕西周至地区百姓生存状况堪忧。这恰恰是对"康乾盛世"的又一讽喻。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原始畜牧业阶段(石器时代),猪、狗、马、牛的驯化递次发生;游牧畜牧业阶段(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东北草原地区的主要牧畜是马、牛、羊;定牧畜牧业阶段(铁器时代),羊的饲养跃居首位,牛、马饲养退居其次;定居家畜业阶段(机器时代),畜种布局渐呈区域化、多元化态势。影响东北地区畜牧结构的因素有:环境变迁和生态适应,畜牧政策和饲养技术,文化习俗和饮食习惯,经济交流和市场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