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预防及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出血性败血症,或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牛的一种出血性败血病。本病的特征为: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广泛出血。1流行病学特点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在春、秋两季多发。多为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热带比温带地区多发。本病能感染多种动物和人,所以,为人畜  相似文献   
2.
家蚕原种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系的选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陶鸣  张国政 《蚕业科学》1994,20(4):201-205
研究了家蚕中、日系原种与杂交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的差异;经累代定向选择,建立了苏5、青松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系,该品系对人工饲料适应性比非选拔系有明显提高,配以优良的原种饲料,进行原种稚蚕人工饲料育,综合成绩基本达到桑叶育水平。  相似文献   
3.
国外濒危野生植物保护模式的研究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政  臧润国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2):230-233
保护濒危野生植物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通过对几个国家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政策的研究,总结出国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一般对策,主要包括生境地保护、物种保护、遗传与繁殖保护和政策与法律法规保护,并提出了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相关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天然林资源严重退化的实际,以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全面分析西南地区天然林退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林退化有政策失误、管理失误、经济贫困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原因,政策失误是我国天然林破坏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天然林恢复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之一[1]。随着荒山的开发,农药、化肥、除草剂的使用和人为采挖,使半夏野生资源日趋于枯竭[2]。大田栽种半夏,半夏生长于喜暖温潮湿,耐荫蔽的环境,其环境也是杂草丛生的环境,且半夏是杂草性植物,因此今后如何在保证不影响药效品质、无毒害的前提下,高效、便捷、省时、低成本的杂草防除方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蚕业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丝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国主要蚕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我国是世界蚕丝主产国和主要供应国,丝绸及其制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70~80%,蚕丝产品成为我国极少数能控制国际市场的出口商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纺织工业大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蚕丝业亟需从科技和管理同时入手,加大改革力度,大力促进蚕业产业化经营,加强蚕丝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才能确保我国蚕丝业稳定持续发展。1 我国蚕业生产的分析经过50年的努力,我国蚕丝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49年桑蚕茧…  相似文献   
7.
<正> 单细胞蛋白(SCP),又称微生物蛋白或菌体蛋白,主要指单细胞酵母和霉菌。单细胞蛋白的粗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0%~60%,含氨基酸种类齐全(其中的赖氨酸含量高达7.0%以上),尤其是B族维生素、有机磷含量丰富,有较高的营养性,是部分替代鱼粉用于生产畜禽配合饲料较理想的动物蛋白代用品。目前,全世界单细胞蛋白饲料每年产量约200多万吨,其中年产量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1987年已达150多万吨。我国1991年产  相似文献   
8.
国政  臧润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183-2185
以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这3种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各自状况,而后对这3种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分布、保护对象及保护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药用植物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中筛选抗菌活性内生放线菌,对活性菌株的分类地位及抑菌活性进行研究,分离并鉴定候选菌株发酵液中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其抑菌活性,为农用杀菌剂的创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小檗叶片分离内生放线菌,16S rDNA法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管碟法测定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 (Ralstonia solanacearum)等7种供试菌的抗细菌活性,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等7种植物致病菌的抗真菌活性;依次采用大孔树脂吸附、硅胶柱层析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分离纯化活性组分;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质谱(MS)技术对分离到的活性成分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等7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抑制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菌活性。【结果】分离到一株活性菌株H21,该菌株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除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外,H21菌株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等多种病原细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H21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菌丝生长作用,对其他供试病原真菌无明显的抑菌活性;从H21菌株发酵液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N-乙酰基-2-(4-羟苯基)乙胺、环-(L-亮氨酸-L-精氨酸)和二硫吡咯类抗生素-全霉素;全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其对烟草青枯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56、0.313、0.078、0.313、0.156和0.313 µg·mL-1;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菌中浓度(IC50)分别为13.56和7.89 µg·mL-1。【结论】小檗内生菌放线菌H21可能是一种新的全霉素产生菌,其对植物致病细菌烟草青枯病菌和猕猴桃溃疡病菌有抗菌活性,全霉素对于开发针对致病细菌的农用杀菌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7月上中旬以来,由于受周边地区的影响.再加上持续的干旱无雨和高温,安徽省东至县发生了猪以持续高温、厌食、皮肤发红、呼吸急促,兼有呕吐和拉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猪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