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州市雨水利用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怡  黄天寅  袁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55-19257
结合苏州市的自然地理环境,介绍了其水资源现状,以及苏州市的雨水收集体系及其水质,以工业园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业园区中新生态馆、苏州农校、金阊区蔬菜园艺场为例,考察了苏州市的雨水利用现状,并且阐释了苏州市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保障。在此基础上探讨苏州市雨水利用规划,分析了广场雨水利用规划,市政道路雨水利用项目,住宅小区、公用建筑、生态公园雨水利用项目,滨河、滨湖带的补充景观水的利用实施方案,以及生态农地建设。以期通过逐步推行雨水利用制度,逐年减少雨洪对苏州市的威胁,削减雨水污染负荷,改善苏州市水体环境,进一步缓解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压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合成氨废水的有效处理工艺,以改进后的SBR工艺建立中试系统处理合成氨废水,系统考察了SBR工艺运行的最优参数以及工艺在稳定运行时COD,NH4^+和T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SBR工艺的最佳运行工况为进水(1.5h)→好氧曝气(运行时间9 h、曝气量80m~3/h)→缺氧搅拌(3h)→沉淀(50min)→出水(1.5h),SBR工艺对COD,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87%和83%,去除效果显著,出水COD,NH4^+-N和TN均达到GB 13458—2001《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铜绿微囊藻对水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沉积物中砷(As)和锑(Sb)迁移过程的影响,以沉积物/上覆水模拟柱为研究对象,监测不同浓度藻类衰亡过程中环境因素及物质浓度变化,分析藻类对沉积物中As和Sb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铜绿微囊藻活动的影响下,上覆水中溶解氧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均发生显著降低,为沉积物颗粒溶解提供了有利条件.渗透入沉积物中的铜绿微囊藻适应期间促进了As和Sb的迁移,二者的释放率均于投加藻细胞后第2天达到峰值,此时As在低藻组(LAD)和高藻组(HAD)中的最高释放率出现在沉积物-4 cm处,分别可达2.20和3.67,Sb的释放率在-2 cm处达到最大,分别为1.01和1.21,推测释放主要是由藻细胞在适应过程中对沉积物表面含As和Sb等营养物质的溶解作用导致的;藻类在衰亡阶段导致沉积物环境向还原性转化,此时As释放率再次增大,分别达到0.82和1.58,而Sb因还原性环境下的固化作用,释放率下降至0.13和0.12;HAD组中藻类活动对As和Sb迁移影响程度更大.研究表明沉积物中的藻类活动过程会影响As和Sb的迁移,为富营养化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各种水质净化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水质原位净化技术凭借其经济、高效等优势应用日趋广泛.首先对河道原位修复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进行了概要介绍,随后对人工水草技术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最后指出了人工水草技术在研究与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介绍砾间接触氧化技术在实际工程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及影响净化效益的主要因子,为砾间接触氧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一定技术参考.砾间接触氧化技术根据水体中溶解氧浓度大小可分为砾间接触氧化法和砾间接触曝气氧化法.根据设施设置的位置又可分为直接方式和分离方式.工程应用中,砾间接触氧化工艺一般包括预处理设施、取水设施、净化设施和放流设施.影响砾间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理化因子、砾石床设计因子和水力因子.理化因子主要涉及温度和溶解氧,砾石床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填料、填料填充率、污泥储存与排除.水力因子主要是停留时间和水力负荷.  相似文献   
6.
张敏  盛雪芳  黄天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53-14455,14595
总氮(TN)是衡量水质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传统分析方法需经过高压消解,存在操作复杂及费时的局限,且自动化程度低。流动注射分析(FIA)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检出限低和准确度高等优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流动注射在线消解测定水中TN,检出限为0.015 mg/L,检测范围为0.12~10.00 mg/L,相对标准差为1.6%~4.2%,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8.5%~108.0%,标样测定均在保证值范围之内,能较好地满足地表水及SS含量较少的排放废水中TN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硝酸(HNO3)和双氧水(H2O2)对活性炭纤维(ACF)进行改性ACF(ACFmod),ACFmod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容均有下降,但其平均孔径增大,且表面醌基含量多于ACF;在硫化钠(Na2S)还原降解甲基橙体系中,加入炭质材料加速了甲基橙降解,并且促进效果最好的是ACFmod;在厌氧污泥降解甲基橙体系中,投加炭质材料加速了甲基橙生物降解,且ACFmod的降解效果好于ACF的;通过运行UASB反应器发现,投加ACFmod对甲基橙的脱色率及对COD的去除率均高于未投加的反应器,甲基橙脱色率大于90%,COD去除率大于79%,说明ACFmod对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系统降解甲基橙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