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通过调查钝鞘中脉叶蜂Mesoneura truncatatheca的发育进度与指示植物物候的对应关系、种群不同虫态的消长变化规律、幼虫的危害状与幼虫龄期的关系、幼虫不同龄期时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单叶面积和幼虫食叶量,归纳了钝鞘中脉叶蜂卵、幼虫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幼虫不同龄期的危害状特征。编制钝鞘中脉叶蜂发育时期与指示植物物候对照表、发生期预测表(期距),并介绍基点日在成虫产卵前和产卵后不同的发生期预测方法。建立小陇山林区钝鞘中脉叶蜂的发生量预测式,提出成灾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黄鳝无公害养殖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及水产动物的无公害养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病害防治的发展趋势是从以化学药物防治为主,向以生物制剂和免疫方法,提高养殖对象的免疫机能,选育抗病品种,采用生态防治病害等进行综合防治为主,使产品成为绿色产品。  相似文献   
3.
小陇山林区的蝶类资源(二)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记述了采自甘肃小陇山林区眼蝶科昆虫23属、71种.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65%2,4-D丁·扑·乙EC防除玉米田杂草田间试验效果。结果表明:65%2,4-D丁·扑·乙EC可以作为玉米田除草剂,对多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具有一定的防除效果,对作物生长安全。考虑用药成本,建议适宜用量为160ml/667m2。  相似文献   
5.
水产饵料诱食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产养殖中,很多饵料投放后未被动物采食就沉入水底,难于被完全摄食,这不但是极大的浪费,还污染了水质和提高了生产成本,因此在饵料中添加刺激动物食欲的物质——诱食剂就相当重要。诱食物质能刺激动物的嗅觉、味觉和视觉等,使它们集聚在饲料周围,加快摄食。这可提高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还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加强甲壳动物生理性蜕壳,减少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加入微量促摄物质,提高鱼类对饲料的嗜好性,是提高饲料效率,促进鱼类生长,增加渔业产量,提高鱼类养殖业经济效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诱食剂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并已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7.
嘧菌酯在大豆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大豆中嘧菌酯残留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并研究了其在植株和大豆籽粒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样品经乙腈提取,弗罗里硅土玻璃层析柱净化,通过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 ECD)测定。结果表明,在0.025、0.25、2.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嘧菌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3.4%~10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7.5%;最小检出量为1×10-12 g,最低检测浓度为0.025 mg/kg。施药剂量为推荐剂量的1.5倍(有效成分337.5 g/hm2)时,嘧菌酯在大豆植株中的半衰期为0.8~3.6 d。在225、337.5 g/hm2剂量下施药3~4次,测得收获期大豆中嘧菌酯的残留量均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 0.5 mg/kg。按照推荐剂量225 g/hm2处理,建议我国嘧菌酯在大豆上的MRL值可暂定为0.5 mg/kg,安全间隔期为14 d,施药次数不超过3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