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避雨栽培条件下番茄灌排方案熵权系数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求南方地区避雨栽培条件下番茄优质高效生产的灌排方案,借助田间避雨小区试验,研究了10种不同灌排方案对番茄需水量、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将6种单个品质评价指标转化成1个品质综合主成分.以品质综合主成分、产量、需水量和灌水量为评价指标,利用熵权系数法计算得到了各灌排处理的熵权评价值,确定了处理9为最优灌排处理,熵权评价值为0.873;其次为处理5,熵权评价值为0.85;最差为处理1,熵权评价值仅为0.593.研究结果表明,在避雨措施下,采用60%对照灌水量,暗管埋深0.8 m的处理9,番茄产量虽然随灌水量的减少而有所下降,但可增加可溶性固体物、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等品质指标,改善果实口感与风味,同时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可作为南方地区避雨栽培条件下优质高产的番茄灌排方案.  相似文献   
2.
不同模型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质量是土壤特性的综合反映,自20世纪70年代土壤质量的概念提出以来,人们通过各种评价模型进行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土壤质量评价,但目前仍缺乏通用、简便的评价模型.综述了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属性层次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物元模型、基于RAGA的PPC/PPE模型和辅以GIS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  相似文献   
3.
高等水生植物对太湖沉积物再悬浮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等水生植物对太湖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方法]采用新型再悬浮模拟器,在底泥中种植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 nuttalli)和挺水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并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在0.2~0.5 N/m2的切应力下和1~30 min的持续搅拌条件下,对太湖原状沉积物的再悬浮特征开展模拟实验研究。[结果]种植水生植物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悬浮物浓度,各试验组及对照组最终上覆水悬浮物(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PM)浓度大小均为:无植物>覆盖度30%的伊乐藻>覆盖度60%的伊乐藻>密度50株/m2的芦苇>覆盖度90%的伊乐藻>密度80株/m2的芦苇>密度150株/m2的芦苇;各组的SPM浓度均随切应力的增大显著增大;在不同切应力下,各组内SPM浓度均随搅拌时间变化呈现先增加后逐渐趋于稳定的规律,无水生植物的桶内SPM浓度初期变化更为剧烈,而种植水生植物的桶内SPM浓度初期变化较为缓和,且种植密度越大该变化越小;种植挺水植物芦苇对SPM浓度的削减程度要明显大于沉水植物伊乐藻,在不同切应力下,增大芦苇种植密度使SPM浓度降低的幅度要比增大伊乐藻覆盖度更大。[结论]通过全面地开展水体沉积物再悬浮特征研究,可以更好地为控制水体环境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元目标的水利风景区开发规划引导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在强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战略目标下,水利事业已将水土资源的生态保护、娱乐利用、旅游观光作为发展方向和任务之一,把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建设纳入了重要工作内容.水利风景区的开发目标具有多元特点,其规划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多重复合的跨学科特征,是水利风景旅游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在阐述水利风景区开发的多元目标基础上,对其科学规划的意义、原则、编制要求及导则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明确提出基于水资源保护、自然与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等多元目标的水利风景区规划引导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5.
灌排方案对避雨番茄需水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实现南方地区番茄节水、优质、高效生产,在避雨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排方式对番茄需水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亏缺灌溉处理土壤含水率随时间总体呈下降趋势,暗管埋深08 m的处理较埋深06 m处理,土壤含水量下降更快但不明显.番茄不同生育阶段的蒸发蒸腾量差别较大,表现为始花坐果期>果实成熟与采收期>苗期.随着番茄的生长,其日蒸发蒸腾量大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不同灌排模式和避雨措施条件下,苗期的日蒸发蒸腾量变化范围为107~271 mm/d,始花坐果期日蒸发蒸腾量变化范围为160~309 mm/d,果实成熟与采收期日蒸发蒸腾量变化范围为178~335 mm/d.在相同的排水措施,不同灌溉条件下,番茄果实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而减少,水分利用率和灌溉水利用率却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而增大.研究可为南方避雨栽培下番茄灌排方式的选择及其节水、优质、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洪泽湖大堤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稳定性、水土保持功能及抗冲能力,为洪泽湖大堤植物的选择及功能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称重法、重铬酸钾外加热氧化法、环刀法、湿筛法、索波列夫抗冲仪和静水崩解法测定洪泽湖大堤杨树、杨树与水杉混交林、水杉、朴树和狗牙根等不同植物群落的根系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容重、水稳定性团聚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等水生植物对太湖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方法]采用新型再悬浮模拟器,在底泥中种植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 nuttalli)和挺水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并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在0.2~0.5N/m2的切应力下和1~30min的持续搅拌条件下,对太湖原状沉积物的再悬浮特征开展模拟实验研究。[结果]种植水生植物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悬浮物浓度,各试验组及对照组最终上覆水悬浮物(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PM)浓度大小均为:无植物>覆盖度30%的伊乐藻>覆盖度60%的伊乐藻>密度50株/m2的芦苇>覆盖度90%的伊乐藻>密度80株/m2的芦苇>密度150株/m2的芦苇;各组的SPM浓度均随切应力的增大显著增大;在不同切应力下,各组内SPM浓度均随搅拌时间变化呈现先增加后逐渐趋于稳定的规律,无水生植物的桶内SPM浓度初期变化更为剧烈,而种植水生植物的桶内SPM浓度初期变化较为缓和,且种植密度越大该变化越小;种植挺水植物芦苇对SPM浓度的削减程度要明显大于沉水植物伊乐藻,在不同切应力下,增大芦苇种植密度使SPM浓度降低的幅度要比增大伊乐藻覆盖度更大。[结论]通过全面地开展水体沉积物再悬浮特征研究,可以更好地为控制水体环境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滁河干流六合段各水功能区水环境现状和水质目标的要求,利用一维S-P水质概化模型,在一定的设计水文条件、水质背景、排污口位置及排污方式的条件下,以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作为主控因子进行了该江段纳污能力的计算。在90%设计保证率下COD和TN的总纳污能力分别为7333t/a和289t/a;该河段COD和TN实际纳污量分别为11676t/a和1647t/a;各水功能区中,COD和TN入河量较多的是工业用水区和龙池保留区,其实际纳污量分别为4274t/a和691t/a;污染物消减率最大的功能区为工业用水区,COD和TN消减率分别为68.6%和91.3%,说明工业用水区是该河段水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南方地区农业生产以施加生物炭作为缓解作物渍害胁迫的可能性,利用土柱试验,系统研究了渍害条件下不同生物炭施加量对番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生物炭施用量下,除总根长、根尖数、根冠比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外,其余各项形态指标、生理指标较对照处理均显著增加;生物炭施用对番茄干物质积累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施用3%生物炭处理下,根干质量、总干物质量较对照处理差异显著,分别增加了0.11 g/株、2.37 g/株.生物炭添加对番茄产量影响并不显著,仅在生物炭施加量为10%时,番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处理,而该处理下WUE的增幅达到了120%.总体上,5%的生物炭施用量较为经济合理,适于实际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在强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战略目标下,水利事业已将水土资源的生态保护、娱乐利用、旅游观光作为发展方向和任务之一,把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建设纳入了重要工作内容。水利风景区的开发目标具有多元特点,其规划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多重复合的跨学科特征,是水利风景旅游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在阐述水利风景区开发的多元目标基础上,对其科学规划的意义、原则、编制要求及导则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明确提出基于水资源保护、自然与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等多元目标的水利风景区规划引导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