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汕优T28(珍汕97A/T28)系浙江省台州地区农科所配组的晚籼杂交新组合。1986-1987年省区试,平均亩产为467.5公斤和491.36公斤,比汕优6号亩产432.11公斤和459.75公斤分别增产9.89%和6.88%。经联合方差分析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均居11个参试组合之首。日产量为3.572公斤和3.855公斤,比汕优6号3.261公斤和3.486公斤分别增加0.311公斤和0.349公斤。1987年台州地区农科所汕优T28示范2.52亩,平均亩产561.5公斤;温岭县西溪下岳邵传方种植1.04亩,平均亩产511.5公斤。该组合全生育期两年分别为130.9天和128.4夫,-’比汕优6号早熟2.29天和3.…  相似文献   
2.
自从推广杂交稻以来,实现晚稻单产超早稻,引起各级领导及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许多县(市)都把示范推广杂交早稻作为“吨粮工程”等项目夺取丰收的关键措施。从组合上分析,1982~1988年以推广威优35为主,1988年占早杂面积的68.4%。由于该组合生育期偏长,不利全年增产。近几年在试验示范过程中,汕优48-2表现较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91年已达35.3万亩,1992年仍保持35万亩,占早杂总面积的40.6%。适宜于浙中、南部推广种植。为了进一步种好汕优48-2,充分发挥该组合的增加潜力,现将…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浙江省早稻种植面积下降,粮价大幅度上升,群众对种植高产品种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我省浙中、浙南地区,种植杂交早稻已尝到了高产的甜头,种出了高产水平。1994年浙南、浙中的杂交早稻表现突出,充分发挥了穗大粒多的优势,一般亩产比常规早稻增50公斤以上。目前各地都在准备种子,1995年将有较大推广面积,发展前景看好。一、杂交早稻的特点1.产量高根据1993—1994两年省区试结果,杂交早稻参试组  相似文献   
5.
对区试中多品种(系)、多年、非平衡、无重复分析值的早籼稻外观品质性状数据,用作者提出的模型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八五”期间参试的早籼稻品种(系)垩白率、垩白面积、透明度较“七五”参试品种有所改善。但多数品种这3项外观品质及籽粒形状仍达不到优质米标准。各外观品质性状的改良,首先应注意品种的主效。参试品种中有87.5%其垩白率>90%,选育长宽比值大的品种(细粒)有利于降低垩白率,不同熟期品种间外观品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4年5月4日审定通过36个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舟903是由浙江省舟山市农科所选育而成。1992~1993年参加浙江省区试、试种及示范,结果表现产量高、适应性广、熟期适中、后期转色好、青秆黄熟、米质好、蒸煮容易、食味较好。1992年被农业部评为优质早籼品种。1994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汕优48—2系浙江省武义县农业局利用引进的测早2—2与珍汕97A配制而成,1992年通过浙江省审定。同年全省种植面积达35.14万亩,占杂交早稻总面积的40%以上,1993年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1 特征特性 1.1 产量高。浙江省1989~1990年区试结果,平均亩产分别为404.25公斤和447.05公斤,比常规  相似文献   
9.
种衣剂在杂交水稻生产上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以浙江省1995年早籼稻品种试验区域6个试点参试品种的外观品质测定结果为试验材料,用多元分析法探讨了籽粒长、粒型、垩白率、垩白面积和透明度5个外观品质的品种(基因型)、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和各效应内外观品质间相关关系;剖析了各效应的相对重要性,并用作者提出的品种互作效应简易检验方法对参试品种的外观品质作了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外观品质的5个性状均以品种效应为主,而且品种效应依次以粒型权重相对最大,透明度、籽粒长性状次之,垩白率、垩白面积最小;环境对垩白面积、垩白率有较大影响.相关分析显示,外观品质间有相关关系,而且相关分别来自遗传(品种)和环境(地点)效应.将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分解为各品种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发现多数品种垩白率、垩白面积、透明度均存在基因型×地点交互作用,多数品种粒长、粒型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