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79年以来浙江农业大学农药残毒研究室与浙江医科大学农药研究室联合建立的杜湖村实验基地,目的在于研究、评价六六六在稻田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也计划摸索出一套农药生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本文报导1980~1982三年来稻田使用六六六防治稻螟、纵卷叶螟、飞虱、叶蝉等害虫时所造成的水域污染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塘水水质的污染主要由直接施药引起,全年3次喷洒六六六后促使塘水出现3个污染高峰期,同时由于南方稻田形成的犁底层致使施药不久水体中即能出现污染。4种异构体在水质中百分比的变迁是与各异构体的稳定性和制剂中它们的含量有关。同时也发现δ体有一特异的变迁行为。  相似文献   
2.
在萧山杜湖试验基地检测稻田使用六六六后各主要异构体在自然环境中的变迁动态时,发现在晚稻生长后期,水体中δ体的比例有明显的提高。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δ体在六六六残留总量中的比例远远超过其它异构体。为此在1981~1982年重点探索了稻田水生生态系中δ体的特殊行踪。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不论在水体中或在各种水生动、植物体内都表现出这种特性。同时,在同一水生生态环境中,水体、各自养物和异养物所表现的特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稻区使用六六六的安全性作出全面评价,浙江农业大学农药残毒研究室与浙江医科大学农药研究室,在杜湖村实验基地对六六六在稻区各生态体系中的残留动态开展了研究。本文继续报导1980~1982年稻区使用六六六防治害虫时,各观察塘水质遭受污染后对塘内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构成要素的污染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塘内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体内六六六蓄积量随水质中的含量而波动。水生生物体内六六六蓄积的高峰期基本与水体污染的高峰期相吻合,同时也车各种水生生物体内发现δ体的特异变迁动态。  相似文献   
4.
从本文开始将陆续报道BHC在稻田陆生生态系中的残留动态。 1983年以前,农民使用BHC防治水稻害虫,BHC对土壤的污染水平与施药量有关、施药后即能呈现污染高峰。1983年停用后土壤中BHC残留最已下降至1982年的67~74%,同时也未呈现污染高峰,1984年土壤中BHC又继续降至1983年的40%,可以认为BHC在稻田生态系中并非为“土壤高残留农药”。 萧山试验基地土壤中BHC各异构体百分数的变迁动态,平常是β>α>δ≈γ体,但施药期α体百分数递增,而δ体又比其它异构体降解缓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