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根区交替灌溉与减施氮肥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4年生辽峰葡萄为试材,设置常规灌溉(CI)和根区交替灌溉(AI)2种灌溉方式,不施氮(NN,0 kg/hm~2纯N)、推荐施氮量(RN,100 kg/hm~2纯N)和习惯施氮量(FN,200 kg/hm~2纯N)3个氮素水平,分析不同水氮耦合方式对葡萄新梢生长、树体冗余生长量、光合特性以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以CIFN处理新梢长度最大,分别比AIRN和AIFN处理提高11.9%和6.8%。同一灌溉方式下,施氮处理新梢修剪量高于不施氮肥处理(P0.01),与CI处理相比,AI处理灌溉方式树体新梢修剪量降低21.1%。与CI处理相比,AI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氮素处理均值)升高,蒸腾速率降低,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且AI与RN耦合后叶片瞬时水分利用率最高,分别比CIRN和CIFN处理提高17.6%和34.0%(P0.05);AI灌溉方式提高了果实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且与RN耦合糖酸比显著提高。综合考虑不同水氮耦合处理,根区交替灌溉与推荐施氮互作可以调控树体生长,创造良好的光合性状,提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实现节水减肥,有利于葡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郁燕  彭显龙  刘元英  张慧  陈丽楠 《土壤》2011,43(4):548-55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在高氮(135 kg/hm2)和中氮(105 kg/hm2)水平下,研究了穗肥比例对寒地水稻根系吸收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氮水平下,穗肥比例为15% 的处理各个时期伤流量和根系含糖量均最低,中氮水平下穗肥比例为35% 的处理伤流量和根系含糖量均最高。相同氮量条件下,随着穗肥比例增加根系伤流量增加,幼穗分化期增加均达到了5% 的显著水平;中氮条件下,前氮后移使幼穗分化期和抽穗后20天的根系含糖量显著提高了14.0% 和35.1%(p<0.05)。穗肥比例由15% 增加到35%,水稻吸氮量增加了11.1% ~ 15.6%,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了20% ~ 43%,农学利用率提高了37.5% ~ 38.5%,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2.6% ~ 20.8%,水稻产量提高了12.3% ~ 12.7%,且均达到了5% 的显著水平。以上结果表明,前氮后移促进了水稻碳氮代谢的协调,增加了根系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水稻根系吸氮能力,增加了氮素积累量,因此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3.
优化配方施肥对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施肥配方对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钙、硅、硼、锌肥可提高葡萄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其中,以施肥配方1,即施用纯N 15%、P2O57.5%、K2O 18%、CaO 10%、SiO28%、B 2%、Zn 1%配方肥的葡萄百叶重、单穗重和产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单施氮磷钾肥(对照);果实品质也最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单施氮磷钾肥(对照)。  相似文献   
4.
不同耕作方式对北方寒地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在北方寒地进行保护性耕作的可行性,进行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的试验研究并进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残茬覆盖对土壤层早期有明显的增温效应。保护性耕作的土壤耕作层地温比传统翻耕地温高,且随深度加深而差异减小,其中免耕覆盖处理增温幅度最大。从产量上看,免耕覆盖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达到8749.07kg/hm^2,比传统耕作高926.33kg/hm^2,增产11.84%;耙茬覆盖处理的产量为8686.39kg/hm^2,比传统高863.65kg/hm^2,增产11.04%。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和免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春季北方冷凉地区土壤温度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2年生'望山红'苹果树为试材,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普通有机肥+化肥、木本泥炭+化肥、腐植酸钾+减量20%化肥),研究木本泥炭及新型肥料对苹果生长和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施化肥的基础上增加木本泥炭和在化肥减量施用情况下增加腐殖酸钾能显著促进苹果幼树的生长和发育,促进土壤有机质的提升和土壤中磷的活化;在化肥减量施用的情况下应以腐植酸钾为主.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环渤海地区是我国苹果生产的重要优势产区,苹果生产已成为我省重点产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12年我省苹果栽培面积达25.3万hm2,年产量180万t左右,出口苹果近20万t.近年来,随着果园面积不断增加,果园施肥量也持续高速增长,施肥量高于果树需肥量的2~3倍[1],果园施肥中存在施肥时期、施肥方式不合理,施肥比例不平衡等问题[2-4].肥料不合理施用引起果实品质下降,并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为满足我省苹果安全、丰产、优质的需要,就必须根据苹果树的需肥特点、土壤供肥能力、肥料性质等进行科学合理施肥,以提高全省苹果产量水平和质量水平,减少环境污染,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局部根区交替灌溉与不同氮水平的耦合效应,采用盆栽试验,以两年生巨峰葡萄幼树为试材,利用15N标记示踪技术,设不同灌溉方式(传统双侧滴灌、固定根区滴灌、交替根区滴灌,分别记为CDI、FDI、ADI)和施氮水平(施氮量为0.4、0.8、1.2 g·kg-1土,分别记为N1、N2、N3),研究局部根区交替灌溉与不同氮水平耦合对葡萄生长指标、氮素的吸收与分配及15N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DI相比,FDI和ADI葡萄新梢修剪量平均显著降低21.3%和13.5%,同一灌溉方式下,葡萄新梢修剪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果实干物质量和当年生物量均表现为ADI>CDI>FDI,FDI和ADI的果实干物质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CDI的果实干物质量在N2最高。ADI果实的Ndff值明显高于CDI和FDI,主蔓和根砧等贮藏器官的Ndff值于不同灌溉方式间差异较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葡萄各器官Ndff值降低。ADI的15N肥料利用率最高,分别比CDI和FDI平均显著提高1.3和6.0个百分点,且15N肥料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总之,根区交替灌溉(ADI)与中等施氮量(N2)耦合既能协调葡萄的生长,获得较高的果实干物质积累,又能获得较高的氮肥利用率。本研究为葡萄高产与水氮高效协调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探讨北方鲜食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对不同灌溉方式与施氮量耦合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根区交替滴灌处理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降低,相同灌溉方式下,推荐施氮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高于习惯施氮和不施氮处理.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根区交替滴灌+推荐施氮处理最高,分别比常规灌溉推荐施氮和常规灌溉习惯施氮处理提高17.6%和33.9%.与常规滴灌相比,根区交替滴灌处理葡萄叶片荧光参数均提高;推荐施氮处理叶片荧光参数高于习惯施氮处理和不施氮处理.相同滴灌方式下,葡萄产量均表现为推荐施氮量最高,其次是习惯施氮处理;与常规灌溉相比,根区交替滴灌提高了果实产量.由此而知,根区交替滴灌和推荐施氮量耦合能够提高葡萄光合生产能力,有利于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9.
10.
前氮后移对寒地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置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肥时期的小区试验,研究前氮后移对寒地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FP)相比,在105 kghm-2氮量下,前氮后移处理(INM)分蘖成穗率、抽穗期粒叶比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总量分别提高了5.6%、5.9%和21.1%;在135 kghm-2氮量下,这些指标分别提高了5.2%、13.1%和26.9%,干物质积累增加都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抽穗期单茎茎鞘重和抽穗后叶面积指数也有增加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抽穗期单茎茎鞘重、抽穗后20 d的叶粒比、以及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前氮后移在抽穗期具有适宜的叶面积,延缓了抽穗后叶片的衰老,改善了水稻群体质量,增加了抽穗后干物质积累,使水稻产量提高1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