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29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甲鱼主要分布于长江和珠江水系,在分类上属鲤科、任巴亚科、突吻鱼属、白甲鱼亚属。白甲鱼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是具很高开发潜力的野生名优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2.
一、亲鱼培育 培育池一般选择面积2~6亩,水深1.5~2.0米,排灌方便、水源清新的鱼池,亲鱼来自水库捕捞或池塘养殖,要求体质健壮,无伤无病,3~4龄,雄鱼体重0.8~1.5千克,雌鱼体重1.0~2.5千克。每亩放养100~200尾,并配养适量鲢、鳙鱼、鲫鱼等,饲料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补充投喂植物幼体、淡水壳菜等。管理方面要注意巡塘,保持水体水质优良、溶氧充足,发现病害及时处理,亲鱼培育期间每月冲水3~5次,促进其性腺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3.
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次异名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Nichols),隶属于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俗称:青娟、娟中,主要分布于闽江、钱塘江、珠江、沅江、洞庭湖、元江、海南岛及台湾等水系,是一种江河经济鱼类。光倒刺鲃肉味鲜美,体型较大(可达5kg以上),是北江(属珠江水系)名优鱼类之一。我所自80年代末以来对其进行了驯化和人工繁、养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鱼种的成活率,在每升水中添加1.8-14克的人造沸石,可减少氨的积累,鱼种的运输密度比对照提高20%,成活率达88.3%。  相似文献   
5.
<正> 草鱼出血病流行广,危害大,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主要发生在鱼种阶段,成鱼阶段较少发生,提示了草鱼鱼种与成鱼之间抗病毒感染的能力存在差异。鱼类肾细胞—PHA 体外短期培养方法(Yamamoto 等,1973)表明,鱼类肾细胞可在 PHA 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池养草鱼,特别是草鱼种的传染性疾病,病原为草鱼疱疹病毒(Herpsvirus of Grass Carp, HVGC)(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第三室病毒组等,1980)。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业已在鱼病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自传染性胰脏坏死(IPN)成为最早被确认的鱼类病毒病(W-olf等,1960、1961)以来,鱼类病毒学方面的研究迅速发展,推进了鱼类病毒防治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从刚出膜到全长60mm光倒刺鱼巴鱼苗的精养技术,对从出膜至15mm、15∽40mm、40∽60mm鱼苗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放养、投饲、管理、防病技术,效果很好,全程培苗成活率高达82%。  相似文献   
8.
雌性光倒刺鲃性腺成熟度的外部感观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倒刺鱼巴 (SpinibarbushollandiOshima)原为江河野生鱼类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所突破人工繁殖技术以来 ,改变了过去仅靠捕捞江河野生苗种养殖的局面。随着光倒刺鱼巴养殖的发展以及江河光倒刺鱼巴资源的日益枯竭 ,养殖苗种的来源将越来越依赖于人工繁殖。由于光倒刺鱼巴繁殖生物学、形态学及解剖学方面的特殊性 ,制约其人工繁育大规模的生产。近年 ,我们就其性腺成熟度外部感观特征与繁殖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性的探讨 ,以求有效的指导生产 ,提高人工繁殖过程中亲鱼成熟度鉴别的准确性。1 性腺成熟度外观鉴别目前对淡水鱼类 (“家鱼”)…  相似文献   
9.
李文俊  李强  钟良明  桂林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11):3121-3129
【目的】明确珠江和长江水系不同光倒刺鲃地理群体的遗传变异及进化关系,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珠江水系(增江、流溪河、北江、连江、漓江、柳江和郁江)和长江水系(阊江、赣江和湘江)的10个支流(群体)采集347尾光倒刺鲃样本,扩增并测定其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序列;通过MEGA 6.0、DnaSP 6.10和Arlequin 3.5等在线软件统计序列碱基组成、变异位点、遗传距离、核苷酸多样性(π)、单倍型多样性(Hd)及遗传分化系数(Fst),并进行分子变异分析(AMOVA)、核苷酸错配分布分析、中性检验,以及构建单倍型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和网络结构图。【结果】光倒刺鲃mtDNA控制区序列长度为519 bp,其中T、C、A、G占比平均值分别为32.57%、19.16%、32.16%和16.11%。在所有mtDNA控制区序列中共检测到62个变异位点,34个单倍型;10个光倒刺鲃群体的Hd平均为0.917,π平均为0.0359,遗传距离为0.0018~0.0790,Fst为-0.0007~0.9978。光倒刺鲃mtDNA控制区序列63.46%的分子遗传变异来自各地理分组间;单倍型网络结构图和系统发育进化树均显示,10个光倒刺鲃群体聚类为三大支系,除了有个别交集外,东江水系、西江水系、赣江水系+湘江水系的光倒刺鲃群体分布在3个不同的独立分支上,而北江+流溪河水系群体分别与东江水系群体和西江水系群体有较多交集。10个光倒刺鲃群体的Fu’s Fs为-1.339~23.759,平均为9.857,但P均大于0.05;Tajima’s D为-2.613~2.824,仅有3个群体的Tajima’s D为显著性负值(P<0.05);其核苷酸错配分布图谱呈多峰形式,即珠江和长江水系光倒刺鲃群体尚未发生过种群扩张。【结论】珠江和长江水系光倒刺鲃群体遗传多样性总体上偏低,应加强其种质资源保护,尤其是北江水系群体野生资源相对较丰富宜作为重点保护单元。复杂的地形地貌导致珠江和长江水系光倒刺鲃群体形成明显的地理隔离,群体间已发生明显分化,且受各种人为活动干扰导致其种群收缩,因此亟待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以保证光倒刺鲃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条纹石鮨蛋白消化酶活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温15~20℃时,条纹石鱼旨各消化器官的重量占鱼体重的百分比大小依次排列为比肝重>比胃重>比肠重,而在25~30℃时则排列为比胃重>比肝重>比肠重;水温15~30℃时,随着温度的上升,单位体重中酶蛋白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15~20℃时,消化道蛋白酶的活性随着水温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超过20℃时,蛋白酶的活性又呈下降趋势;15~20℃时,各消化器官中蛋白酶的比活均上升9倍,20~30℃时,肝蛋白酶的比活继续增大,而胃及肠蛋白酶的比活则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