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有机肥控制水田杂草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机水稻栽培普遍施用的发酵鸡粪,采用不同使用时期和不同施用量的方法进行水田杂草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发酵鸡粪能够有效控制杂草的发生,两次分施比一次性施用控制杂草效果好,水稻产量高。  相似文献   
2.
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稻米品质、绿色优质稻米生产现状及自然条件进行剖析指出:①吉林省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及优质品种品质中等偏下,与日本、韩国优质米相比有一定的差距。②吉林省是我国优质粳稻主要生产基地,但名牌稻米产品不多,在国内外优质米市场竞争能力弱。③目前吉林省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先进,是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快速发展时期。作者同时提出了发展绿色优质米的生产对策:①吉林省具有独特的优质米生产环境和自然气候,要加强对稻米品质改良研究,提高稻米品质。②开展对绿色优质水稻栽培研究,建立绿色优质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③科学、合理进行绿色优质水稻种植区域划分。  相似文献   
3.
长白20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87—12为母本,以通31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需活动积温2 600℃左右,属中早熟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倒伏、耐盐碱、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的白城、松原、辽源、延边、通化、长春及黑龙江和内蒙的部分地区生育期间活动积温在2 600℃左右的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重点介绍了日本有效微生物在不同领域开发应用成果及应用技术,提出我省有效微生物的开发应用前景及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重点介绍了日本有效微生物在不同领域开发应用的成果及应用技术,阐述了吉林省有效微生物的开发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研究课题.日本的有效微生物应用技术和推广经验,对我国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优质稻米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稻米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研究的进展。有关稻米品质性状的研究基本上概括为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3个方面,其中食味是决定稻米品质优劣的重要性状,弄清稻米食味与其它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其作用特点和规律,为优质稻米生产和优质米育种提供理论参考,制定我省特色的优质米评价方法,发展创汇及特色农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稻栽培环境及氮肥用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吉林省种植的优质米品种为研究试材,探讨不同产地、不同气象条件及不同施肥水平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抽穗后20d的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是提高稻米品质的重要气象条件;平原地区生产的稻米品质优于半山区或盐碱地区;氮肥用量过多将增加稻米中的蛋白质含量,粘性降低影响食味。  相似文献   
8.
韩国稻螺共作技术使稻螺共育、互利共生,不但可增加效益,还具有无害除草、土壤增肥、增强水稻抗逆性等特点,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从养螺稻田准备、田螺品种选择、幼螺放养、饲料及水温管理、适时收捕田螺等方面介绍稻田养螺技术的同时,从水稻品种选择、育苗、本田管理、采种、加工与流通等方面介绍了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将韩国稻螺共作技术提供给有机稻米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类型床土稻苗生长安全性及秧苗素质的研究结果表明 :①用发酵完全的有机肥料配制的床土育苗 ,秧苗地上部及地下部干物重要高于用化肥配制的床土 6 %以上 ,秧苗素质明显好于其它方法配制的床土 ;②育秧盘中设有隔离层的对水稻生长发育虽有一定影响 ,但不明显 ,在水分及养分吸收方面无隔离层的秧苗明显表现出健壮 ,根系发达 ;③发酵完全的有机肥配制的床土育秧安全值达 58 6 6 ,高出化肥配制的床土及其它复合床土的安全值 10 %以上  相似文献   
10.
优质、多抗、高产、高效水稻新品种雪峰(吉粳70),于1997年育成并通过审定。雪峰具有稻米品质优良、抗寒性强、产量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