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万寿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万寿菊幼苗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且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万寿菊LX-2-1接种复合菌种处理的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0.69%和32.27%,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分别比对照降低35.47%和44.55%。  相似文献   
2.
慈溪栀子花病虫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栀子花在慈溪市的主要病虫发生状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3种不同地下茎形态竹子的钾含量及积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典型的散生型高节竹、混生型苦竹和丛生型绿竹为研究对象,对钾含量、储量和分配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竹和高节竹钾含量大小表现为叶>枝>秆,而苦竹则表现为叶>秆>枝,枝、秆中钾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高节竹、苦竹叶片钾含量显著高于绿竹;高节竹枝条钾含量显著高于绿竹;苦竹秆中钾含量显著高于绿竹。钾素积累量大小为苦竹>绿竹>高节竹,其积累量分别为259.87、177.05、123.16 kg·hm-2,而钾素利用效率高低则表现为绿竹>苦竹>高节竹,每生产1 t干物质所需钾素分别为3.81、6.34、6.95 kg。  相似文献   
4.
杨梅小潜细蛾是杨梅树上重要叶部害虫,在慈溪1年发生2代,以幼虫潜叶危害形成泡状斑。一头幼虫形成一个泡状斑,每叶一般有泡状斑1~5个,多达15个,造成叶片皱缩扭曲,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杨梅减产。杨梅小潜细蛾泡状斑主要分布在树体下部,与中、上部有显著差异,但东西南北方位空间分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大气环境的污染情况也更加严重。针对中国的大气酸沉降日益加剧的现状,本研究着眼于工业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在2012年8月-2013年9月期间采集天目山地区降水样品,并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以探究大气酸沉降的现状和特征,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天目山地区的降水属于典型的酸性降水,其酸碱度年平均值为p H 4.81,其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高冬低;水中的硫酸根/硝酸根(SO42-/NO3-)离子质量浓度的比值范围为4.13~8.89,说明该地区的酸沉降中,硫酸根(SO42-)对酸雨的酸度贡献较大。天目山大气湿沉降的电导率CE值以及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硫酸根(SO42-)的质量浓度随时间而呈规律性变化,大体表现为:秋季或冬季最高,而夏季最低。研究期间,天目山地区的大气湿沉降的无机氮总量为5.25 kg·hm-2,降水的无机氮月平均质量浓度为1.109 mg·L-1。降水样品的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质量浓度,硝态氮(NO3--N)和硫酸根(SO42-)质量浓度变化均呈线性相关关系,分别是y=1.392 0x-0.315 5,R2=0.768 0和y=0.180 3x+0.013 8,R2=0.886 6;地面搜集降水样品的硝酸根(NO3-)质量浓度和臭氧监测仪器(OMI)卫星对流层二氧化氮(NO2)的垂直柱浓度也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并且这种相关性呈季节性变化,表现为秋冬季正相关性,而在春夏季则为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番茄叶面积指数模型结合水分吸收模型计算番茄植株每日需水量的方法,研究不同灌水量(CK,经验型灌水量;W1,模型计算灌水量;W2,低于模型计算15%灌水量;W3,低于模型计算25%灌水量)对日光温室基质袋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果实横径、光合速率和地上部干质量等随灌水量的减少呈下降趋势;对照的单株产量最高,为4.66kg,分别比W1、W2和W3处理增产4.3%、23.3%和47.9%,但与W1处理差异不显著;适宜降低灌水量可增加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及VC含量,果实品质提高,其中W3处理最优,W1处理次之;W1处理的水分利用率最高,为51.76kg·m-3,分别比对照、W2和W3处理高出10.3%、0.6%和5.9%。在本试验条件下,W1处理在保证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该复合模型适合日光温室基质袋培番茄水分管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杨梅在常规栽培模式下,栽植密度为330 ~ 400株/hm2,第4年开始少量投入产出,第8年开始获取纯利润,第13年产值达8.0万元/hm2;投资年平均效益系数为0.26元,年平均投入产出比1∶3.43.杨梅-茶-桃混交林模式,初植密度为杨梅200株/hm2,茶18 000株/hm2,桃600株/ hm2,造林后第3年少量产出,第5年即可获取纯利润,投资回收期比纯林栽培模式缩短3a,第13年产值达10.5万元/hm2;投资年平均效益系数为0.35元,年平均投入产出比1∶4.56.可见,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模式具有投入产出早、投本少、投资回收快、投资效益系数高等特点.混交林尚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调查结果表明,杨梅小细蛾在慈溪市1a发生2代,世代重叠明显,以幼虫在叶部泡状斑中越冬。其发生分布与为害以树体下部叶片为主,在9~10月主治第二代幼虫是防治的关键,可选用20%杀灭菊酯2000倍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树冠下部,防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以浙江省庆元县主要公路沿线森林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林分现状及可视性进行分析研究。在获取庆元县数字高程模型和主要公路矢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ArcGIS软件进行可视域分析,提取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并结合森林资源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为了对可视区域进行重要性分级,提出"频率-视距"、"垂直视角"2种可视性测度指标,并与"可视频率"和"视距"指标进行比较。叠加分析结果显示,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非林地占31.76%,生态公益林占36.85%,商品林(地)占31.39%。此外,分别从地类、树种结构和龄组方面对可视域内商品林(地)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林分现状提出相应的林分改造建议。可视性分析结果表明,"频率-视距"法明显优于其它3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黄瓜连作土壤高温处理对根结线虫和枯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设施黄瓜连作导致根结线虫和枯萎病发生普遍且严重,利用夏季温室休闲期高温闷棚是解决上述土传病害安全而有效的途径之一。本试验模拟高温闷棚,研究不同温度处理连作土壤根结线虫和枯萎病的变化,旨在为利用太阳光进行温室高温消毒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本试验以连作1~19茬‘津优30’黄瓜品种的土壤为试材,首先探明不同连作茬次黄瓜的根结线虫和枯萎病发生程度以及土壤中二者病原物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然后对发病较重的第17茬连作土壤分别进行45℃、50℃、55℃和60℃的高温处理,最后测定比较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土壤中病原物数量变化,并对高温处理后的土壤进行栽培试验,测量和比较两种病害的发生程度及植株各项生长指标。[结果]随着黄瓜连作茬次的增加,土壤中根结线虫和枯萎病菌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两种病害也逐茬加重,至第17茬两种病害的发病程度及其对应病原物的数量均达最高(或次高)水平;对第17茬黄瓜连作土壤进行45℃~60℃的高温处理,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中的根结线虫和枯萎病菌的数量均减少,当处理温度达55℃时可完全杀灭土壤中根结线虫,达60℃时可同时杀灭枯萎病菌;用高温处理的连作土壤栽培黄瓜秧苗,其根结线虫病和枯萎病的发生程度均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减轻,当处理土壤的温度达到50℃和60℃以上时,根结线虫病和枯萎病分别被完全控制;另外,用60℃处理的连作土壤定植黄瓜,其后期植株生长指标和壮苗指数也显著优于对照。[结论]土传病害随连作茬次增加而加重主要是缘于土壤中病原物积累,定植前对土壤55℃以上的高温处理,可有效减少乃至完全杀灭土壤中根结线虫和枯萎病菌,从而减轻或杜绝两种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