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典型天气下大跨度日光温室内的微气候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大跨度日光温室在典型天气下室内微气候环境特点,对沈阳地区一座跨度12m日光温室阴天、晴天情况下的室内外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以及各壁(土壤、薄膜、后坡、墙体)内表面的热流量、表面温度进行了测试。1月份阴天、晴天测试结果显示:晴天时太阳辐射透过率日均值近60%;揭帘后至夜间(9:00—23:00),晴天室内空气平均温度比阴天高5.5℃;夜间(18:00-23:00)0.2m土壤温度平均值晴天为11.6℃、阴天为9.9℃;前屋面、后坡几乎全天从室内吸热,土壤及后墙向室内平均放热量是阴天的1.5倍;晴天室内空气日均相对湿度为87%,阴天为93%。  相似文献   
2.
防寒沟对日光温室横向地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未设置防寒沟和在前底脚设置防寒沟的辽沈Ⅰ型日光温室为例,对土壤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地面下0.4m,最低温度出现在温室的前底脚,其次是温室的后底脚,未设置防寒沟时最高温度出现在温室中部靠后,设置防寒沟时最高温度出现在温室中部靠前;在地面下0.8m,未设置防寒沟与设置防寒沟温室内外温度变化规律基本相同,说明防寒沟埋深0.8m是合理的,建议取0.8m~1.2m;对采用不同防寒沟材料对日光温室沿横向地温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吸湿性小、导热系数小、整体性好的聚苯板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而炉渣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冬季日光温室内湿度分布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2m跨日光温室内纵向及横向湿度分布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揭帘后温室纵向从西向东的三个测点达到最低相对湿度的时间分别相差2h,量值上为中部低、两侧高;温室横向从北向南四个测点中北测点达到最低湿度的时间比最南侧点提前1-2h,但在量值上呈现出中部两测点值低、南北两测点值高的特点。夜间盖帘后,各测点相对湿度均大于85%,最南侧测点(接近薄膜)为100%,各点的湿度从北向南逐渐增加,在所选晴天中0:00-8:00各点平均相对湿度最大相差6-10个百分点;16:00-23:00各点平均相对湿度最大相差9-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夜间日光温室表面冷凝及传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冬季夜间日光温室内环境因子及温室表面热流量并计算分析温室表面的冷凝及其潜热.结果表明:温室前屋面在盖帘期间及后坡在早晨揭帘前有冷凝现象,墙体、土壤表面无冷凝现象,后坡在盖帘后夜间只有部分时段有冷凝现象.当室外温度较高时表面冷凝释放的潜热量大,2月20日晚盖帘后前屋面冷凝潜热量是显热量的1.7倍,在2月20日早晨揭帘前前屋面及后坡面冷凝潜热量分别是显热量的87.1%及95.2%.  相似文献   
5.
以未设置防寒沟和在前底脚设置防寒沟的辽沈Ⅰ型日光温室为例,对土壤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地面下0.4m,最低温度出现在温室的前底脚,其次是温室的后底脚,未设置防寒沟时最高温度出现在温室中部靠后,设置防寒沟时最高温度出现在温室中部靠前;在地面下0.8m,未设置防寒沟与设置防寒沟温室内外温度变化规律基本相同,说明防寒沟埋深0.8m是合理的,建议取0.8m~1.2m;对采用不同防寒沟材料对日光温室沿横向地温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吸湿性小、导热系数小、整体性好的聚苯板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而炉渣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热量平衡法确定日光温室换气次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准确估计日光温室冬季生产时热收支是实现温室环境合理调控的基础,正确估计温室换气次数则可正确估计由冷风渗透引起的失热.因此,从热量平衡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求解日光温室换气次数的模型,计算了12m跨度不加温日光温室在12月至2月晴天的换气次数.结果表明:投射到室内地面上的太阳辐射显热转换系数为80%及30%两种情况下,前者日均换气次数变化为0.94~2.31h-,后者为0.28~1.32h-1,最小值出现在12月.夜间的换气次数基本在0.13~0.2h-1范围内.由热量平衡法确定的日光温室换气次数与现有文献中换气次数吻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