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棉花一生中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数量受气候、土壤栽培条件及品种产量水平的影响,大致每生产100kg皮棉需氮(N)15.5kg,磷(P2O5)6.3kg,钾(K2O)15.5kg。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对中棉所12研究表明,苗期棉花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一生总吸收量的4.5%、3.0%~3.4%、3.7%~4.0%;蕾期分别为27.8%~30.4%、25.3%~28.7%和28.3%~31.6%;花铃期最高分别为59.8%~62.4%、64.4%~67.1%和61.6%~63.2%;吐絮期分别为2.7%~7.8%、1.1%~6.9%和1.2%~6.3%。1配方施肥公式及计算配方施肥即是根据目标产量和土壤供肥能力及土壤养分利用率,计算出…  相似文献   
2.
对玉米种子包衣时间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播前 30、2 0天包衣比对照抗性增强 ,增产显著 ;包衣时间越长 ,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越高 ,增产效果越明显 ;以播种前 30天包衣为宜。  相似文献   
3.
应用单克隆抗体一胶体金标记技术,采用徒手切片法和斑点试验法检测柑桔黄龙病获得成 功。该方法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柑桔种苗大批量检测和田间普查。采用单抗金标技术 对田间栽培的柑桔品种、柑桔实生苗、试管微芽嫁接苗、热处理脱毒后的嫁接苗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田间栽培的6个柑桔品种不论是否显示黄龙病症状均检测到柑桔黄龙病病菌,而消毒种子播种所得 实生苗及试管微芽嫁接苗为无病株,带病株经过30d 40℃恒温热处理后产生的新梢及其嫁接苗绝大 部分也是无病株。  相似文献   
4.
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技术快速检测柑桔黄龙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技术,采用徒手切片法和斑点试验法检测柑桔黄龙病获得成功。该方法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柑桔种苗大批量检测和田间普查。采用单抗金标技术对田间栽培的柑桔品种、柑桔实生苗、试管微芽嫁接苗、热处理脱毒后的嫁接苗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田间栽培的6个柑桔品种不论是否显示黄龙病症状均检测到柑桔黄龙病病菌,而消毒种子播种所得实生苗及试管微芽嫁接苗为无病株,带病株经过30d 40oC恒温热处理后产生的新梢及其嫁接苗绝大部分也是无病株。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 :棉花杂交种F2 仍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杂交种F2 在棉花衣分、铃重和纤维品质上与杂交种F1 相比 ,差异不明显 ;单株结铃性上有一定的差异 ,但较对照常规种相比 ,仍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增产幅度为 10 %~ 15 %。好的杂交种F2 在生产上仍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棉株疯长是影响棉花高产的重要原因.棉花生长稳健,发育正常,结桃就多,产量就高.但在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极易造成疯长,出现叶枝多,营养生长过旺,花蕾、铃脱落率高,结桃少,形成植株"高大空",产量就低.  相似文献   
7.
河南黄泛区农场引进夏棉新品种中棉所50,大力推广麦垄套种新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麦棉争地的矛盾,取得了每公顷小麦6465kg、子棉3463.5kg的高产纪录,实现了小麦不减产、夏棉更高产的双丰收。1选用优良品种小麦品种选用矮秆、抗倒、大穗、大粒型高产、早熟品种,以减轻麦棉共生期小麦对棉花苗期生长的不利影响。棉花品种选用中棉所50高产优质夏棉新品种。该品种结铃性好,上桃集中,早熟、易釆摘、抗虫抗病,早播增产潜力大,是麦垄套种较为理想的品种。2适时适墒套种5月15—25日是夏棉套种的最佳播期。套种原则是足墒播种,应结合小麦灌浆水或麦前最…  相似文献   
8.
泛棉3号是河南省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转基因抗虫棉.2005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在进行区域试验的同时,进入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棉200703.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是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遗传改良和系列研究之一, 目的在于探讨建国以来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在产量和产量组分性状(株铃数、 铃重、 衣分)上的遗传改良成效。 对不同历史时期10个代表性品种2年5点的试验资料和30多年的区域试验资料的研究表明, 建国以来, 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成效显著, 品种的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