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长白山站以开顶箱方式对4 年生长白松连续4 个生长季进行CO2 处理,包括700 和500 μmolmol-1 高浓度CO2,以及接受空气CO2的对照箱和不扣箱的裸露地条件(约350 μmolmol-1 CO2),通过测定气孔导度(gs),ci/ca比及气孔数量等指标评价气孔对高浓度CO2的响应。气孔导度及ci/ca比的转换实验表明,在各自生长CO2下和在相同测定CO2 下进行比较时,生长在高浓度CO2 下植株的气孔导度要高于空气CO2 下对照组植株的气孔导度(除700 μmol mol-1 CO2 下的植株在生长CO2 浓度下及在350 μmol mol-1 CO2 下测定时的气孔导度低于裸地植株外)。在各自生长CO2浓度下测定时,高浓度CO2下植株的ci/ca比低于对照组植株,但在相同测定CO2浓度下比较时,却是高浓度CO2下植株的ci/ca高于对照组植株的ci/ca比。高浓度CO2下植株与对照组植株在每单位长度气孔数量上无明显差异,但高浓度CO2通过降低气孔线数使长白松当年生针叶的总气孔数量降低,并且改变了气孔在针叶上、下表面的分配模式。表4 参18。  相似文献   
2.
高浓度CO2下红松幼苗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于2003年5月至10月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内研究了高浓度CO2(500和700靘olmol-1)对红松幼苗土壤呼吸以及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经过4个生长季高浓度CO2的处理,利用LI-6400-09土壤呼吸室对红松幼苗土壤总呼吸和根系呼吸进行了测定。为了区分根系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本文采用了PVC管断根法,即每种处理下将三根PVC管插入土壤中30cm以切断根系,从而终止了植物冠层对根系碳水化合物的供应。分别于6月16日、8月20日和10月8日对管内外土壤呼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气和土壤5cm温度都存在明显的日变化,但不同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别(P>0.05)。土壤总呼吸和断根土壤呼吸也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不同处理之间土壤总呼吸和断根土壤呼吸差异显著(P<0.01)。6月16日、8月20日和10月8日不同处理下土壤总呼吸和根系呼吸的贡献的平均值分别为3.26、4.78和1.47靘olm-2s-1以及11.5%、43.1%和27.9%。图5表1参38。  相似文献   
3.
依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在现场调查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分别从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现状、动植物资源和水土流失状况等几方面对拟改扩建项目神盘公路进行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并预测了该项目改扩建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沿线农业生态、动植物等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风险,为拟改扩建项目在生态环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奠定基础,以达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调查、室内数据处理、遥感图像解译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拟建高速公路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现状、动植物资源和水土流失的状况,并预测了项目建设对沿线农业生态、动植物等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风险,为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D-101大孔树脂对大叶冬青叶总黄酮的静态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D-101大孔树脂对冬青叶黄酮类化合物的静态吸附能力及吸附的化合物种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液总黄酮含量影响D-101树脂吸附量的大小,主要表现为提取液总黄酮含量越高,D-101大孔树脂对其吸附量越大,对20g,40g和60g3种不同质量的冬青叶总黄酮的吸附量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D-101大孔树脂对不同质量冬青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种类相似;且D-101大孔树脂可能吸附极性较大的黄酮苷类物质,即对这些物质有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6.
温度和水分对存储菠菜叶绿素a、b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丙酮提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对存储菠菜的叶绿素a、b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温度和水分对存储波菜叶绿素a、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无论在常温下还是4℃下,叶绿素a、b及总量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表现为下降趋势;②随着时间的延长,4℃下储存时菠菜叶绿素a、b及总量较常温下高,利于菠菜营养成分的保存;③常温和4℃下菠菜水分含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变化显著(p≤0.01),且常温下菠菜水分含量降低的速度较快.④在储存初期,菠菜叶绿素的含量随着水分的减少而增加,当保存12 h后.又随着水分的减少而逐渐减少,36 h后,随着水分的减少而增加,二者表现出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摸清生态系统敏感性时空演变格局,对其驱动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测是修复和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内容。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探究该地区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科学划分生态敏感性治理分区对于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驱动-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框架,耦合空间距离指数和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构建生态敏感性指标体系,使用地理信息演变图谱和地理探测器研究黄土高原2000—2020年5个时间点生态敏感性时空格局和驱动力,最终划分生态敏感性治理分区。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黄土高原生态敏感性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时间上先增加后下降。2)研究期内黄土高原生态敏感性转移类型以波动稳定型为主,生态改善区面积占比最大(35.17%),变化0次和1次的面积占比62.06%,生态环境演变稳定向好。3)生态敏感性的各驱动因素中,NDVI和降水量以及两者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于黄土高原生态敏感性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4)2030年低度敏感将成为黄土高原的主要敏感类型;沙地和农灌区以及黄土高塬沟壑区的中西部是生态敏感性治理的重点地区。整体来看,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有所好转,生态治理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该研究可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2003 年夏季长白赤松和红松土壤微生物活性对高浓度CO2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长白赤松和红松土壤细菌数量受高浓度CO2影响显著(p < 0.05)减少;与对照箱(350 μmol ·mol-1 CO2)和裸地(350 μmol ·mol-1 CO2)相比,红松土壤淀粉酶和转化酶活性降低,而长白赤松土壤淀粉酶和转化酶活性却表现为增加;同时发现受700 μmol ·mol-1 CO2处理的红松和长白赤松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均表现为显著降低。DGGE 结果表明:受高浓度CO2 的影响,长白赤松和红松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对高浓度CO2的响应规律与所研究的的树种有关。图2 表2 参29。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浓度CO2(700、500μm o l/m o l)处理的红松和长白赤松幼苗土壤为研究对象,在2003年的7~9月的中旬采样,对0~10 cm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受高浓度CO2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0μm o l/m o l CO2对红松幼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起着极显著(p<0.01)抑制效应,其作用大于500μm o l/m o l CO2处理;受高浓度CO2处理的长白赤松幼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表现出了与红松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相似的变化规律。此外,500μm o l/m o l CO2条件对红松和长白赤松幼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的影响存在着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以TM、中巴资源卫星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等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ENVI 4.7、ARCGIS 9.2、IDRISI 15等软件,研究了西安市辖区的景观特征与空间格局,预测了未来的景观变化,提出了景观格局预测的数据转化和多距离空间分析的精简步骤.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景观本底是一个由林地和耕地构成的复合景观基质,建设用地在研究时段内呈现持续增加趋势,且2004-2011年间的增加量高于2000-2004年间的增加量;林地面积略有降低,林地和草地总面积略呈增长趋势,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变化较小.研究时段内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在降低,林地景观的连通性增强了,耕地的降低了.各景观类型在所设定的最大预期研究尺度下均呈现显著的聚集空间格局;各年和各景观类型之间的聚集、随机和离散的临界阈值差别相对比较大;水域和未利用地的空间聚集强度明显高于耕地、林地、草地和城乡建设用地;耕地和草地空间分布存在一个异质性最大的特征尺度,且均出现了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和离散分布3种分布格局,以2011年最为明显.利用景观指数法和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景观格局特征的效果要比单一的景观指数法较理想.CA-Markov模型模拟的结果基本能够反映未来的景观格局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