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LuxR家族调控蛋白调控革兰氏阴性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从而影响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分析LuxR家族调控蛋白序列,对其理化性质、亲水性/疏水性、亚细胞定位、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磷酸化位点、跨膜结构域和功能结构域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后续研究生物被膜形成机制奠定基础,也为生物被膜增强剂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结果表明:LuxR家族调控蛋白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定位在细菌的细胞质中;无信号肽结构,推断其为非分泌性蛋白;二级结构中含有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等结构元件;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对三级结构的稳定和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含有5个磷酸化位点,其中丝氨酸磷酸化位点包括第79位、第165位和第171位氨基酸,其中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包括第90位和第211位氨基酸;无跨膜结构域,推测LuxR家族调控蛋白不属于跨膜蛋白;LuxR家族调控蛋白参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含有2个保守结构域,分别为Autoind_bind和HTH_LUXR,该蛋白通过这2个保守结构域起到转录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新鲜绵羊头、兔头各10个,自制硬头软管灌注装置,通过缓压适量灌注方法、带颅骨及带头骨腐蚀方法和延长腐蚀时间等综合方法制作血管铸型标本.结果表明:试验获得了精美、完整的绵羊脑及脑外周血管铸型和兔头部动脉血管铸型,采用该方法可成功获得小型哺乳动物血管铸型标本.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动物胃平滑肌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中肌束出现严重分离的问题,设定3组不同的试验方案,分别改变组织脱水、透明和浸蜡时间,制作兔胃和狗胃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表明,组织经过50%乙醇180min、70%乙醇180min、80%乙醇660min、95%乙醇(Ⅰ)50min、95%乙醇(Ⅱ)50min、100%乙醇(Ⅰ)50min、100%乙醇(Ⅱ)50min的脱水效果最好;经过二甲苯乙醇(二甲苯:乙醇=1:1)20min、二甲苯5min、二甲苯石蜡(二甲苯:石蜡=1:1)40min的透明效果最好;经过石蜡Ⅰ(52~54℃)60min、石蜡Ⅱ(54~56℃)60min和石蜡Ⅲ(56~58℃)50min的浸蜡效果最好;在42℃水中展片,将水分晾干后,放置在52~54℃的摊片机上40 min的展片效果较好.以上方案均可有效改善动物胃平滑肌组织肌束分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5.
运用常规固定方法、部分胃分离后去渣固定方法和切口去渣缝合后充盈固定方法,对兔、狗和猪的胃进行了固定。经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后将这几种固定胃组织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常规固定方法固定的胃,胃粘膜有很多地方存在破损,结构模糊;用部分胃分离后去渣固定方法和切口去渣缝合后充盈固定方法固定的胃,不仅胃粘膜完整,而且还保持了胃壁的原有形态,不仅适用于制作组织切片,而且也可以作为胃粘膜肉眼宏观观察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使人源抗菌肽LL-37在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高效表达.【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的血样中扩增出LL-37基因片段,并将其连接至pcDNA3.1-His-V5(+)载体.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质粒转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阳性细胞株,并且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目的基因在转录及翻译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结果显示,经转染的乳腺上皮细胞能够扩增出523bp的LL-37基因.qRT-PCR结果发现,LL-37mRNA在转染后的不同时期均有表达,经稳定转染的表达量最高.通过Western-blot检测,获得了约17kU的目的蛋白.【结论】结果表明,LL-37基因成功整合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并能够正确表达,这为构建分泌LL-37蛋白的奶牛乳腺生物反应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常规固定方法、部分胃分离后去渣固定方法和切口去渣缝合后充盈固定方法,对兔、狗和猪的胃进行了固定.经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后将这几种固定胃组织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常规固定方法固定的胃,胃粘膜有很多地方存在破损,结构模糊;用部分胃分离后去渣固定方法和切口去渣缝合后充盈固定方法固定的胃,不仅胃粘膜完整,而且还保持了胃壁的原有形态,不仅适用于制作组织切片,而且也可以作为胃粘膜肉眼宏观观察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鸡的胫色和羽色作为品种的特征性状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性状。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鸡育种生产中的青黄脚和白色羽性状进行分析,探究其形成机制并建立相关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案。【方法】采用候选基因的方法,将 BCO2 基因作为鸡青黄脚形成的候选基因,以青黄脚、青脚和黄脚个体为材料,通过测序对 BCO2 基因上的目的位点进行分型,分析该位点与不同性状间的关系。分别将编码扩展基因座 e、显性白基因座 I 和隐性白基因座 C 的 MC1R、PMEL17 和 TYR 基因作为白色羽相关候选基因,以隐性白羽洛克鸡、快大型白羽肉鸡、合成隐性白品系和杂交后代白羽个体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序和 PCR 检测对相关候选突变进行分型,分析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性状的关系。【结果】(1)青黄脚性状是由真皮层黑色素和胫部黄色鳞片相互作用的结果,BCO2 基因突变是青黄脚性状形成的关键,342 bp 处的突变位点可用于相关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淘汰 CT基因型个体即可达到纯化目的;(2)合成隐性白品系的隐性白基因座为 cc,后代白色羽不是因隐性白突变所致;(3)杂交白羽后代均携带 PMEL17 基因编码的显性白等位基因 I,全部为杂合子基因型 Ii;(4)杂交白羽后代均携带 MC1R 基因编码的 E 和 ER 等位基因;(5)显性白突变等位基因 I、E 和 ER 均来自快大型白羽肉鸡。【结论】青黄脚性状是由控制表皮颜色的 BCO2 基因上的突变导致,342 bp 位点可用于针对该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白色羽形成与隐性白突变无关,主要是由编码显性白等位基因 I 的 PMEL17 突变导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