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1.
我国农业灾害损失相当严重,农业保险是有效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实际国情,选择合适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各种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农业保险区域化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分析了全国集中统一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种种弊端,认为这是我国近年来农业保险发展逐渐萎缩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化的农业保险模式,并分析研究了该种模式的理论基础及现实原因,提出我国区域化农业保险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西南农业大学农村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85年,2003年1月被批准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依托单位西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历史源远流长,有较强的科研力量、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为提高本中心的科研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面临日益严峻的金融风险.严重威胁我国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为寻求科学的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提供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创举,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调整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尽快缩短同发达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以独立商品生产者参与市场竞争。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决定了必须对农民的物质利益加以保护,才能促进公平竞争和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建立保护农民物质利益的机制,才能既治标又治本,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2006年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就我国商业银行自身而言,在信贷期限结构、利率杠杆作用、利率风险控制、信贷业务种类、银行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顺应商业银行发展的要求,从信贷过程风险控制、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风险管理、信贷业务拓展、人员激励与约束等方面着手,以重庆市某商业银行为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农业企业化又是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实现形式,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金融约束问题,同时,农村合作金融由于在农村没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充足的金融服务需求而自身发展困难,把合作金融的金融资源引入农业企业,将对农业企业和合作金融两者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分析农业企业化的意义开始,着重分析了合作金融参与农业企业化的可行性及其主要障碍,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Malmquist指数和面板协整方法,测度了39个发展中国家在1995~2010年通胀治理效率,并分析影响通胀治理效率的宏观决定因素及渠道。实证结果发现,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通胀治理效率并没有明显改善。在通胀治理效率的决定因素中,货币与财政政策的自主性、汇率弹性、金融自由度等因素既影响政府决策效率,又关乎政策传导效率,从而显著影响发展中国家的通胀治理效率;金融发展因素则主要通过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影响通胀治理效率;而经济开放对各效率指标的影响都不显著。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注重金融市场的培育并配套相应的金融监管从而享有较高的通胀治理政策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中国通胀治理效率应在增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自主性的同时,提高汇率弹性。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过度金融化将加剧“去工业化”和资产泡沫化矛盾,削弱制造业发展基础。现代经济金融化进程强化了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控制,加速了产业利润向金融资本的转移,并降低了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换的门槛。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制造业日益显现金融投资倾向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驱动和强化了制造业的金融投资行为:(1)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弱化及盈利预期固化;(2)金融投机活动扩大及投资收益的虚高;(3)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公司治理对企业投资行为的控制和改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