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三都县鼠情监测与防治提供依据,利用该县1997-2016年的农田鼠情监测资料对黄胸鼠的种群数量及繁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胸鼠为当地主要优势种鼠之一,占捕鼠总数的33.08%,是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不同年份及月份间种群数量差异显著,全年形成2个数量高峰期,第一峰期在3月,第二峰期在6-7月;不同季节均有发生,差异不显著。黄胸鼠在一年中均可繁殖,性比为0.82,多年平均怀孕率为23.33%,平均胎仔数为6.08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54.62%,平均繁殖指数为0.63,不同月份间怀孕率、睾丸下降率及繁殖指数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每年3-5月和9-10月为当地农田鼠害防治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
0.2%苄嘧·丙草胺颗粒剂防除水稻田一年生杂草药效研究结果表明,0.2%苄嘧·丙草胺颗粒剂(药肥混剂)对稗草、千金子、陌上菜等一年生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次用药后田间防效达90%以上,田间药效持续时间长,安全性好。药后35 d,使用剂量150 kg/hm2和180 kg/hm2株防效分别达到93.4%、96.5%,鲜重防效分别达到95.3%、97.4%,防效显著,可在水稻移栽田块推广使用,推介使用剂量为150180 kg/hm2。  相似文献   
3.
TBS灭鼠技术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BS灭鼠技术是一种新型、有效的鼠害绿色防控技术。2013~2014年在贵州省三都县葡萄种植区和蔬菜种植区开展了TBS灭鼠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两个TBS共捕获害鼠273只,捕鼠种类有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鼩鼱4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鼠,捕鼠种类及优势种与本地历年鼠情监测情况相吻合。TBS捕鼠高峰期出现在4~6月和8月,9月份之后捕鼠数量逐渐减少。葡萄种植区控制效果为56.83%,蔬菜种植区控制效果为67.98%。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2011年三都县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分析了该虫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应用胴体重指标鉴定黄胸鼠的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贵州省农区主要害鼠种群年龄鉴定划分标准体系建设内容,对2002—2009年贵州省余庆、三都、息烽、关岭4个县捕获的186只黄胸鼠(雌鼠105只,雄鼠81只)胴体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胸鼠平均胴体重为(72.86±32.80)g,雌、雄鼠之间胴体重差异不显著。根据胴体重的频次分配特征,参照繁殖状况,将黄胸鼠划分为5个年龄组,制定了各年龄组的胴体重划分标准:幼年组(Ⅰ),胴体重小于或等于30.0g;亚成年组(Ⅱ),30.1~60.0g;成年Ⅰ组(Ⅲ),60.1~90.0g;成年Ⅱ组(Ⅳ),90.1~120.0g;老年组(Ⅴ),120.0g以上。不同年龄组胴体重、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耳长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种群年龄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2013—2014年对三都县水晶葡萄霜霉病进行田间系统调查和药效试验,基本摸清了三都县水晶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三都县葡萄霜霉病在4月下旬开始发病,6—7月为发病高峰期,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茎干上发病少。在霜霉病盛发期,用5%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0%烯酰吗啉悬浮剂、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等药剂喷雾,对水晶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50%吡嘧·苯噻酰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0%吡嘧·苯噻酰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0%吡嘧·苯噻酰可湿性粉剂对稗草、莎草、牛毛毡、陌上菜等一年生及部分多年生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效持续时间长,田间安全性好,可在水稻移栽田块推广使用,田间使用剂量以450~750 g/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弄清黑足厚缘肖叶甲在水晶葡萄上的发生规律,采用5点取样法,于2012-2014年对贵州省三都县水晶葡萄黑足厚缘肖叶甲的发生规律开展了系统调查,探讨了其绿色防控技术。结果表明:黑足厚缘肖叶甲在三都县水晶葡萄种植区均有发生,产量损失5%~10%。冬季田间根系幼虫密度平均为3.20头/m2。主要以成虫危害叶片、叶柄和嫩枝,其平均受害率分别为86.68%、25.12%和38.47%。全年发生1代,发生期在4-8月,成虫高峰期为6月中旬,平均虫量为9 996头/667m2。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治技术,防控效果达80.1%。  相似文献   
9.
贵州鼠害控制项目农民田间学校实施效果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4~10月,在贵州省余庆县、三都县、息烽县、瓮安县、岑巩县、都匀市举办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贵州鼠害控制减少粮食损失保护农业生态安全项目农民田间学校(FFS)15间,培训农民451人,培训采用FAO推荐的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成人非正规教育方式进行,学员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测试题总体正确率由培训前的75.40%提高到培训后的93.36%;学员对培训过程充分认可,学员非常满意为96.07%,满意率为3.93%;FFS质量控制指标完成良好。为使鼠害控制FFS得到长足发展,不断提高鼠害防控能力,在今后举办FFS时,培训时间与农事活动需要合理协调,培训课程设置需要不断完善,灭鼠技术培训需要长期坚持,培训经费需要加大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0.
三都县褐家鼠种群数量动态与繁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褐家鼠种群数量发生动态及繁殖规律,采用每月定时、定点在住宅区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体外测量,记载性别、怀孕率、胎子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等数据.通过对1990-2008年19年的系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都县住宅区害鼠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50.34%;褐家鼠不同季节均有发生,6月为种群数量最高峰,平均捕获率为3.76%;全年均可繁殖,在4月和10月出现2个繁殖高峰期,平均怀孕率为39.47%和28.46%;种群性比(♀/♂)为0.83.多年平均怀孕率为19.45%,平均胎仔数6.38只,多年平均睾丸下降率39.35%;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每年春季(3月)和秋季(8-9月)是住宅区灭鼠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