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海捕回迁稻纵卷叶螟轨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空气粒子扩散微机模型,对1979、1980年9、10月份上海到大连航海海捕稻纵卷叶螟的回迁途径和虫源地进行模拟分析。初步明确了两年89次捕蛾中的73次虫源地。虫源主要分布于28~42°N,117~128°E 的中朝两国的沿海稻区,深入内陆或远东日本的较少。秋季回迁稻纵卷叶螟的迁飞时间变异较大:在24小时内迁来的占45.21%,经24~48小时,48~72小时迁来的蛾子分别占28.77%和24.66%,只有1.37%的虫源需72小时以上才能完成到达海捕区域的迁飞。  相似文献   
2.
稻纵卷叶螟(Cnaphalacrocis medinalis Guenee)是我国各主要稻区的重要害虫,东自台湾,西迄西藏,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分布遍及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3.
我国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迁飞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主要分布在亚洲、大洋洲、东非等国,在我国除新疆外均有分布。近年来,随着耕作改制,品种更新和推行高肥密植等措施,此虫已成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我们自1972年以来开展了对此虫的生活史、习性、越冬、大发生的生态因子、迁飞规律和迁飞机制等研究,本文主要综述我们对此虫在我国东半部的越冬及迁飞规律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项工作的目的在于探求水稻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初孵幼虫在稻株上的定向特性,为鉴定水稻的不同生育期、品种植株间的抗螟性能做一些基本工作。其次,以人工合成的“稻酮”进行蚁螟趋化反应试验。工作系于1961—1964年进行。所得结果初步表明:1.在稻株上的定向部位:蚁螟侵入孔距稻株基部的相对高度为,分蘖期<10厘米;圆秆期10—20厘米,孕穗期后>30厘米。在生长期相同的植株上,籼稻>粳稻。入侵途径以叶鞘侧部的脉间蛀入为主,部分咬脉而入。2.蚁螟在分蘖期至圆秆期稻株上主动选择叶鞘部位入侵,并非由“向地性”所支配。3.蚁螟对各生育期水稻叶鞘组织的趋化反应与成虫的产卵选择性相吻合,即偏选分蘖期与孕穗期的稻株(或叶鞘)。4.在稻株叶鞘及孕穗穗苞内含有诱致蚁螟的物质,而在稻叶叶片组织内可能含有拒食作用的物质。5.蚁螟着生数量,在秧苗上为,17天秧>44天秧;在分蘖与圆秆期稻株上,籼稻>梗稻。6.一定浓度的人工合成“稻酮”能明显地引起蚁螟的嗅觉反应。  相似文献   
5.
<正> 1981年第一期《安徽农业科学》、1981年第五期《江苏农业科学》分别发表了安徽繁昌县农科所胡吉禄同志的"繁昌县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对策"(以下简称"安文")"和稻纵卷叶螟虫情调查和防治意见" (以下简称江文) 两篇研究报告,前者以繁昌县16年历史资料阐明稻纵卷叶螟南北迁飞的规律,并提出以风向、风力变化作为预测发生趋势的依据;后者着重报道了越冬虫源、越冬基数与翌年数量消长关系,提出了以消灭越冬虫源为主体的防治对策.这两篇文章观点迥然不同,颇受国内植保界同志们的关注.为此,我们于1982年5月17日赴繁昌县进行了实地考察,现把调查结果与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Fisher 准则下的两类判别分析方法,过去曾为气象、地质等部门所应用,近年来先后引用到植物病害流行预测和害虫发生量、发生期的预测上,开拓了植保的新领域。本文的数理统计采用了 Fisher 准则下二类判别分析法,在 PC—1500型袖珍电脑上,选用无锡地区三化螟1960—1974年间,十五年历史资料,对第一代发生量进行中长期预测。由计算结果获知,两类判别效果的 F 显著性测验计算值为7.63,大于信度水平α=0.01时的查表临界值 F_0.01(2.12)=6.93,故两类判别效果是显著的,判别函数(D=(?)C_iX_i)可在实际工作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稻纵卷叶螟迁飞的生态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在我国各发生区域内都有明显的季节性生殖停滞现象,而这种生殖停滞的时期也正在与各区域内季节性迁出的时间相吻合。本文是在人工模拟条件下,探索引起这种季节性生殖停滞或迁飞的生态信息,以期达到予测迁飞的目的。 在1980年进行了温度、光照周期、食料条件三个因素的8个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 1、无论在什么处理下,食料对生殖仃滞或迁飞均无显著影响。虽然从卵巢发育的平均速度来比较,取食抽穗期水稻的个体卵巢发育稍慢于取食分蘖期食料的。 2、各处理下的分析表明,短光照和升温是诱发生殖仃滞或迁飞的主导生态因子,二者并有相互制约的效应。 对照自然情况,夏季长光照条件下,高温是诱发迁出的主导因素,而在秋季降温条件下,短光照是诱发迁出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8.
稻纵卷叶螟迁飞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ee)是我国水稻生产中新上升的远距离迁飞性害虫。随着农业改制,品种更新,高肥密植,广施农药等生产条件的改变,为害程度加重,发生区域有所扩大,大发生频次增加,(1967、1970、1971、1972、1974、1975、1981年全国大发生),遍及28个省(市、自治区),主要为害区在泰沂山区到  相似文献   
9.
判别分析法在三化螟一代预测预报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数理统计采用了Fisher准则下的两类判别分析方法,在PC-1500型袖珍电脑上,对无锡地区的历史资料进行了数量分析,建立了预测无锡地区三化螟第一代发生量的线性判别函数。对于历史资料的回代验证,拟合率在90%以上,试报准确率是高的。  相似文献   
10.
芦苇钻心虫Archanara aerata Butler在江苏省金湖县一年发生一代,以卵滞育越夏越冬。卵的耐寒性很强,不同时期的越冬卵,其耐寒性有显著的差异。卵的耐水性也很强。幼虫共4龄,3龄幼虫有转株危害的习性。不同地势、不同类型滩地幼虫的发育进度不同,高滩的发育进度比淹水的快。老熟幼虫在芦苇的茎秆中化蛹。成虫趋光性不强,产卵于芦苇枯黄叶鞘的内侧。 影响芦苇钻心虫发生量的主要因素是天敌。影响其发生期主要是温度。 烧滩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是有效的防治措施。烧滩的防治效果为96.44%。小区药剂防治试验表明,1:200倍的25%杀虫双水剂,1:2000倍的40%氧乐果乳剂和1:1000倍的40%杀虫灵乳剂防治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