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木薯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1 我国木薯生产的基本情况木薯原产于热带南美州 ,由于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 ,特别耐旱、耐瘠 ,现己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各地 ,我国主要在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等省 (自治区 )种植。据 2 0 0 0年统计 ,全国木薯种植面积约 4 3.7万hm2 ,平均单产 0 .9t。其中广西种植 2 7万hm2 ,广东近 12 .7万hm2 。木薯是全球年产亿吨以上的七大作物之一 ,是许多热带、亚热带地区国家日常食品的主要热量来源。上世纪 5 0~ 70年代 ,木薯也是我国南方很多城乡居民的主要粮食替代品 ,目前我国木薯既被用作饲料 ,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以木薯为…  相似文献   
2.
罗培敏 《作物杂志》2002,18(4):9-11
玉米是广西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主要用作口粮。近年播种面积约60万hm2,约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14%~16%。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西玉米生产取得较大发展,1990年,全区玉米单产2220kg/hm2,2000年达到了3095kg/hm2,增长了39.4%,在这11年中,六次刷新广西玉米单产纪录。即使如此,广西玉米生产的整体水平与我国玉米主产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生产成本较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现在,我国已是WTO的正式成员,广西玉米的竞争者面对的不仅仅是我国北方的玉米,而是世界市场的玉米。在这种环境下……  相似文献   
3.
晚稻免耕抛秧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抛30万~39万穴/hm2范围内,产量与穗数呈正相关,随着抛栽密度的适量加大而增加。以每公顷抛30万穴为对照,抛栽39万穴的增穗11.85%,增产8.39%;36万穴的增穗7.6%,增产5.68%;33万穴增穗4.2%,增产3.0%。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晚稻在不同叶龄抛栽,早抛早立苗、早分蘖、早成熟,迟抛迟立苗、迟分蘖、迟成熟,2.5~3.5叶抛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广西玉米栽培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广西玉米生产的特点   玉米是广西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主要用作口粮,常年播种面积53万公顷,约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4~16%.   广西玉米集中种植在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较落后,生态条件比较恶劣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绝大部分为石山区,光照不足,春旱秋旱严重,夏涝时有发生.玉米主产区的旱地大约80%为坡地,有机质含量少,氮、磷、钾含量低,属瘦瘠地.   ……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木薯产业发展策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木薯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可再生的生物能源,是其深加工开发前景广阔。引起 选育木薯新品种,科学种植,引进外资加大综合利用力度,是木薯业的发展方向。推进木薯业的经济增长,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在开发木薯加工业的同时,注意维护生态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玉米品种正大618和正大619是从泰国正大集团引进的玉米杂交种.两品种均为平展类型,籽粒金黄色(微马型),籽粒长,轴心小,植株生长整齐.  相似文献   
8.
罗培敏 《种子》2007,26(8):106-106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发展杂交水稻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促进粮食稳步增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性强,操作严格,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直接影响其生产和发展。抓好制种过程中的各项关键技术和实施,对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尤为重要。1  相似文献   
9.
玉米在广西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主要用作口粮,常年播种面积53万hm2,约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4%~16%.主要集中种植在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较落后、生态条件比较恶劣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喀斯特山区.  相似文献   
10.
罗培敏 《食用菌》2006,(Z1):7-8
十五“期间”,广西食用菌产量增长了近2倍,进一步发展食用菌产业,要优化产业的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关注质量安全,培育人才,推进科技进步,打造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建设示范基地,发展规模经营,强化菌政管理,健全市场流通和信息体系,增强协会服务功能,加强领导,建立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