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猕猴桃叶斑病典型症状叶片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结合回接试验确定病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通过不同培养条件对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探究,以期为该病害发生规律的探究和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引起猕猴桃叶斑病致病病原为可可毛色二孢菌(L.theobromae);该病原菌在10~35℃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5,光照条件为连续光照,适宜的碳、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酵母膏.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贵长猕猴桃软腐病致病病原菌,筛选具有防控作用的绿色植物源杀菌剂,为猕猴桃软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结合回接试验确定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病原进行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植物源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结果】分离获得的8株有效菌株中RF2和RF2-4可引发软腐病,将该菌株的rDNA-ITS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菌株RF2和RF2-4分别与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同源性达100%和99%,结合RF2和RF2-4病原菌形态特征分析,明确两株致病菌为葡萄座腔菌B.dothidea、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0.5%苦参碱AS对葡萄座腔菌B.dothidea和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的EC_(50)分别为0.442mg·L~(-1)和0.322mg·L~(-1),0.3%丁子香酚SL的EC_(50)则分别为0.680mg·L~(-1)和0.301 mg·L~(-1),两者毒力均高于其他植物源杀菌剂。【结论】引起贵长猕猴桃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dothidea和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0.5%苦参碱AS和0.3%丁子香酚SL对葡萄座腔菌B.dothidea和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贵长猕猴桃软腐病的田间药剂防治提供筛选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 6 种药剂对猕猴桃花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筛选高效、安全的药剂用于指导猕猴桃的田间生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田间试验,测定喷施 6 种药剂后猕猴桃花腐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通过计算防治前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变化值来判断防治效果,并记录猕猴桃植株生长情况和花果发育性状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6 种药剂对猕猴桃花腐病呈不同水平的防治效果,且均对猕猴桃植株安全。防治前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连续两次施药防治后,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发病率较防治前均呈增加趋势,且发病情况变化值差异显著,其中对照组的发病情况变化值最大,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增幅分别达 13.29% 和 6.84;春雷 • 溴菌腈与四霉素 • 丙硫唑处理组的变化值最小,发病率增幅均小于 1.50%,病情指数增幅均小于 1.00。田间防治效果与发病情况相对应,连续两次施药后,春雷•溴菌腈处理表现出最高的防治效果,四霉素 • 丙硫唑次之,均达 75% 以上。各药剂施用后对猕猴桃植株均无药害症状和其他不良影响,且较对照组呈不同水平的保花保果增产作用。6 种药剂中,春雷 • 溴菌腈、四霉素 • 丙硫唑最能有效延缓猕猴桃花腐病病原菌的传播与扩散,减轻发病程度,可以高效安全地防治猕猴桃花腐病。【结论】针对猕猴桃花腐病,筛选出春雷 •溴菌腈、四霉素 • 丙硫唑两种高效安全的药剂,可在猕猴桃田间生产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