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6个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5个新育成和1个对照)和6个恢复系组成6×6不完全双列杂交,对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在杂种F1的表现中比特殊配合力效应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各不育系单株产量的GCA效应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Y27S、117S、118S的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属Ⅰ、Ⅱ类亲本,有效穗数、播始历期和全生育期属Ⅲ、Ⅳ类亲本,可用作选配早熟高产大穗型组合的亲本;B30S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属Ⅰ类亲本,可用作选配多穗型组合的亲本。各性状的群体配合力方差组成中,单株产量的加性效应占57.72%,非加性效应占42.28%,相差不大,其余性状均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6个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异交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3204S、HN5S、8906S、安湘S、1103S和9451S等6个籼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其异交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个核流通 系的颖花开花率均高于对照珍汕97A;柱头外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1103S、珍汕97A(CK)、3204S、安湘S、8906S、HN5S、9451S;89063S、安湘S、9451S有花率比对照珍汕97A高,6个核不 系的平均张颖时间均比对照珍汕97A短;(2)  相似文献   
3.
以5个新育成的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其开花习性及异交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Y27S的单穗和单株开花历期最短,118S和对照N5088S相近,B30S、116S、117S相对较长。Y27S、116S、118S、117S单穗日开花动态与恢复系41678接近,B30S落后于41678,对照N5088S早于41678。Y27S、B30S和对照N5088S与恢复系41678的花时分布动态较接近;116S虽花时分散,但开花较早,午前花率较高;117S花时集中但开花较晚,118S花时分散且高峰偏迟。张颖时间以116S和118S最长,117S最短。柱头外露率以118S最高,116S最低;118S、B30S和117S柱头外露率都在60%以上。Y27S柱头活力保持时间最长,对照N5088S柱头活力下降最慢。参试不育系包颈率都较高,而闭颖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选用 6个不同来源的籼型核不育系与 7个优良恢复系按 6× 7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 4 2个组合 ,估算了单株产量等 1 2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①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的产量和其他性状 ,同时受恢复系、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的作用 ;②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5个新育成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开花及异交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5个新育成的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其开花习性及异交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Y27S的单穗和单株开花历期最短,118S和对照N5088S相近,B30S、116S、117S相对较长。Y27S、116S、118S、117S单穗日开花动态与恢复系41678接近,B30S落后于41678,对照N5088S早于41678。Y27S、B30S和对照N5088S与恢复系41678的花时分布动态较接近;116S虽花时分散,但开花较早,午前花率较高;117S花时集中但开花较晚,118S花时分散且高峰偏迟。张颖时间以116S和118S最长,117S最短。柱头外露率以118S最高,116S最低;118S、B30S和117S柱头外露率都在60%以上。Y27S柱头活力保持时间最长,对照N5088S柱头活力下降最慢。参试不育系包颈率都较高,而闭颖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华粳杂2号(5088S/41678)是在多年精心选育研究的基础上育成的两系晚粳杂交稻。200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的的主要特点是:生育期短,熟期较早,作二季晚稻种植,比同期播种和同等栽培条件下的对照品种鄂粳杂1号早熟4~5d,在秋季低温条件下稳产性更好,在多熟种植制中也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米质较优,其整精米率62.11%(61.06%~67.36%),直链淀粉含量18.94%(17.28%~20.60%),胶稠度52mm,蛋白质含量9.80%(8.80%~12.16%),垩白米率比对照低16~29个百分点;单产6.12~7.72t/hm^2,比生产上种植的常规粳稻品种具有更大的产量优势,与同类杂交稻品种日产量相当。该品种的主要问题是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差,生产上要注意防治穗颈稻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