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工业大麻产业发展迅猛,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工业大麻资源成为大麻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工业大麻种植生产中繁殖田收获种子后的大量茎秆尚未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上的巨大浪费,文章简述了工业大麻种子田茎秆的高效综合利用途径,对充分开发工业大麻的综合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线虫10号原代号安02-354,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旱,耐盐碱,丰产性好。需≥10℃活动积温2550℃,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第二积温带上限风沙、干旱、线虫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对采用人工牧草配比精饲料的最新种草养鹅模式与传统放牧饲养模式和全精料饲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草养鹅新模式75日龄体重达到3.1kg/只,同比传统模式缩短20d。95日龄出栏体重达3.8kg。种草养鹅新模式,鹅的最后存活率和纯利润都为最高,与传统养殖方式比较,增加纯利润7.54元/只。而全精饲料饲养法虽然出栏前体重最大,但消耗精饲料量最多,耗料成本最高,达到23元/只,虽然比传统养殖法纯利润高出0.6元/只,但是比种草养鹅新模式纯利润少4.6元/只。  相似文献   
4.
在大庆地区引种食叶草,并对其育苗、移栽影响因素及不同密度、肥料及刈割方法对食叶草鲜草产量、种子产量、营养价值、适口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食叶草在温度为25℃、湿度为80%和pH值为7.5时育苗最为适宜,出苗率最高,达到81.7%;食叶草在土壤持水量达到50%、温度15℃,幼苗4~5叶期时移栽成活率最高,达到95.5%;在大庆地区春季移栽,土壤持水量需要通过灌溉来完成,3月末育苗,5月上中旬即可移栽;种植食叶草施用肥料硫酸二铵鲜草产量高于农家肥和尿素,栽培间距为50cm×30cm时最为适宜,产量最高;种植食叶草施用农家肥,种子产量高于硫酸二铵和尿素,栽培间距为60cm×30cm时最为适宜,种子产量最高;大庆地区种植食叶草刈割3茬最为适宜。食叶草鲜草对奶牛的适口性很好,大庆地区适合引种食叶草作为奶牛饲料。  相似文献   
5.
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在生产条件下,连续种植抗线大豆品种13年,使原来的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发生变异,按Riggs等(1988)的标准进行鉴定,确定变异后的生理小种为4号、14号,其中4号生理小种在黑龙江省未见过报导.  相似文献   
6.
矮高粱的种植和发展长久以来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以其高产量和高种植率在北方市场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矮高粱对干旱、水涝、盐碱和瘠薄等方面具有多重抗性,因而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广泛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黑龙江垦区西部矮秆高粱新品种齐杂722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省西部盐碱地区自然植被主要为草原植被,是松嫩平原腹地,盛产弛名中外的优质羊草。羊草品质好,适口性好,产草量高,适合发展以食草家畜为主的畜牧业。由于受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发利用等人为因素的作用以及气候干旱、盐碱、风蚀等自然灾害的危害,草原“三化”现象非常严重,羊草逐年减少,碱蓬、虎尾草、芦苇等劣质草增加,  相似文献   
8.
通过披碱草与羊草混播进行草地改良,播种当年产草量为1200kg·hm^-2,植被覆盖度达70%。第二年产草量为3750kg·hm^-2,植被覆盖度达80%。第三年产草量为4500kg·hm^-2,植被覆盖度达90%。是防止苏打盐碱土草原退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大豆商品基地和出口基地,大豆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黑龙江省依靠优越的土壤条件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发展大豆生产,不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随着大豆种植年限的增加,大豆生产出现了一种严重的病害一大豆胞囊线虫病。它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大豆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施肥、秸秆覆盖还田、提高土壤肥力等主要问题,采用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方法,以创新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与方法为中心,同时注重把水肥一体化施肥、秸秆覆盖还田等主要问题与之深度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农田节水集成配套综合技术——根区等高覆盖灌溉。在对这一综合技术的概念、实现方式、功能定位等进行初步探讨的同时,对开展根区等高覆盖灌溉综合技术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