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仔猪黄痢在我县新生仔猪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国内外研究者一致证明,大肠菌的 K_(88)抗原是一种菌体表面吸着素,它使菌体吸附于仔猪小肠前端的肠上皮上,从而加剧疾病的严重性。K_(88)是一种分子量较大的蛋白性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故目前国内外已开始应用疫苗预防。为此,作者进行了用从本县黄痢仔猪分离的 K_(88)大肠菌口  相似文献   
2.
1855年,德国小儿科医师Escherich从小儿肠炎病例首次分离到大肠杆菌,现称为埃希氏大肠杆菌(E. Coli)。15年后,Jensen(1899)证实E. Coli是引起仔猪下痢的一个致病因子。Adam(1923)和Goldschmidt(1933)用血清学的方法对E.Coli进行了分型。目前,已知E.Coli的O抗原已由1顺序排到O_(164),K抗原已至103,H抗原已知56。在这庞大的E. Coli的血  相似文献   
3.
兔的一种新病毒病——兔病毒性出血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1984年春,在江苏无锡、宜兴、江阴等地先后爆发了一种兔的急性传染病。11月以来,上述地区及南京郊县、淮阴、上海、浙江和安徽等地又爆发了同一疾病,而且还在继续蔓延,给养兔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我们为了防制此病,开展了对本病的研究工作。根据其流行病学,病理剖检,病毒学和免疫学诸方面的资料,将此病暂名为“兔病毒性出血症”。  相似文献   
4.
1984年2月以来,我县家兔暴发了一种以实质性器官出血为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来势猛,传布快,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本地区从未见过。在短短的二个多月时间内,因本病引起的经济损失达上百万元。经过实验室详细的病原学检查,包括分离培养、易感兔接种试验、超速离心,电镜检查等,诊断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本病已蔓延到上海、浙江、山  相似文献   
5.
<正> 脲原体(Ureaplasma)也称T株一支原体(T—Mycoplasma),是首先由Sh-epard氏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男性患者分离而得。近几年来,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学者不断从人类和多种动物分离得脲原体。1971年,Taylor—Robinson氏等首先  相似文献   
6.
引言马来西亚从1954年首次引进了NDV(鸡新城疫病毒)F株弱弱毒疫苗以后,至今仍使用这种湿苗。现在,马来西亚ND(鸡新城疫)虽受到控制,但是己接种的鸡群仍然不时地暴发本病。造成这种抗病力明显下降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疫苗毒株缺乏免疫原性和变异性,从而导致疫苗免疫效果的降低。Allan(1978)指出。同源种疫苗可发生变异。通过把B1苗和LaSota苗作一系列的比较后便  相似文献   
7.
1984年春,苏南地区首先发现家兔暴发流行了一种发病迅猛、传播快、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威胁和危害着养兔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曾报道了本病病原——一种小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仔猪白痢是指由某些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10—30日龄仔猪的一种常见下痢病。据不完全统计,本县  相似文献   
9.
仔猪黄痢是带有肠上皮细胞吸着素和能生产肠毒素(Ent)的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下痢病。近几年来,通过对肠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的发病机制和免疫学的深入研究,国内外已开始应用 K_(88)疫苗免疫怀孕母猪,使初生仔猪通过初乳获得母源抗体而得到对黄痢的被动免疫。  相似文献   
10.
仔猪黄痢(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是我县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曾对我县后宅、阳山等五个猪场所产的297窝,2649头新生仔猪黄痢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7.1%和3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