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3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室内恒温(25℃)避光培养试验,研究了黑土环境中乙草胺的微生物降解特征。在适宜水分条件下,将土壤样品分别进行常规、灭菌、选择性抑菌剂加入等处理后培养并测定土壤乙草胺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结果显示:在灭菌土壤中乙草胺的残留量较未灭菌土壤显著增加,未灭菌土壤中乙草胺残留数量与微生物量变化密切相关,表明微生物活性是影响乙草胺降解的主要因素。适当的水分有益于土壤中微生物生长,从而促进了土壤中乙草胺的降解。加入青链霉素后乙草胺残留量远大于放线菌酮和常规培养,表明细菌比真菌具有更强的降解乙草胺的能力。随着乙草胺的施药量增加,初期微生物量显著降低,是导致乙草胺总降解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八五三农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为了增加玉米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研究了不同抑制剂用量的稳定性肥料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充足、积温高、雨水调和的年份,玉米最高产量及最大效益肥料用量、抑制剂品种与用量组合为N-P2O5-K2O=228.0-103.5-84.0+NBPT+DMP(高);春季雨雪偏大,玉米生长季积温低、夏季偏干旱的年份,玉米最大效益肥料用量、抑制剂品种与用量组合为N-P2O5-K2O=180.0-82.8-60.0kg.hm-2+NBPT+DCD(高)。  相似文献   
3.
以华北地区典型土壤潮土为供试土壤,将猪粪(施用量占风干土重的0%,1%和3%)和不同Cu浓度(0,100,200,400,600和800 mg kg-1土)的CuSO4溶液腐化后与土壤混合均匀进行盆栽试验,以研究施用富Cu猪粪对土壤和小麦各器官(根、茎叶和籽实)Cu积累及对潮土—小麦系统Cu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全Cu、有效态Cu和小麦植株各器官Cu浓度均随着外源Cu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相同外源Cu浓度条件下,成熟期各指标浓度相对拔节期有所下降。外源Cu只有极少量从土壤向小麦转移,且在小麦各器官Cu浓度顺序为根>>茎叶/籽实。相对于拔节期,小麦成熟期根部Cu积累量显著上升,茎叶Cu积累量无显著变化,但根部和茎叶Cu浓度均显著下降。施用1%猪粪明显降低了Cu的可移动性,而3%猪粪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Cu的传递与积累。当外源Cu浓度≥200 mg kg-1时,0%和3%猪粪施用的处理籽实中Cu浓度超过了人体能接受的Cu毒性极限(20 mg kg-1),施用1%猪粪则潜在的降低了Cu在籽实中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土壤-植物系统中,田间施用量的乙草胺对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及室内测试方法,在玉米苗期不同阶段测定了土壤中微生物量碳的变化,并进一步用平板稀释培养法研究了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乙草胺施用对玉米根际和非根际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均具有一定影响。可培养的根际细菌和真菌均呈现先抑制后刺激的变化,但与真菌不同,细菌受到的抑制作用时间较短,刺激作用时间较长;而本体土壤中可培养细菌和真菌则主要受到抑制作用,但是抑制作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差别很大。乙草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可产生一定刺激作用,但影响并不显著;由于乙草胺施用对非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影响不同步并存在群落结构的补偿作用,从而维持了非根际土壤总体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总产量需要不断增加,而在增产中玉米的增产潜力最大,且玉米是八五三农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因此,分析了八五三农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品种选用不当,生育期偏短;品种退化;种植密度偏高;品种过于单一,缺乏高产潜力品种;环保施肥欠缺,底肥中氮肥占比例过高,钾肥用量比例较低,总施肥量略显不足;基本不施农家肥;缺乏田间管理。并对此提出应选择耐密、半耐密高光效及稀植型高产品种;采用适当的种植密度;增施肥料,配方施肥;施用有机肥料促进玉米增产;采用种衣剂拌种等技术防治病虫害,加强田间管理;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建立玉米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模式进行推广等解决对策,为玉米增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乙草胺对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土壤-植物系统中,田间施用量的乙草胺对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及室内测试方法,在玉米苗期不同阶段测定了土壤中微生物量碳的变化,并进一步用平板稀释培养法研究了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乙草胺施用对玉米根际和非根际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均具有一定影响.可培养的根际细菌和真菌均呈现先抑制后刺激的变化,但与真菌不同,细菌受到的抑制作用时间较短,刺激作用时间较长;而本体土壤中可培养细菌和真菌则主要受到抑制作用,但是抑制作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差别很大.乙草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可产生一定刺激作用,但影响并不湿著;由于乙草胺施用对非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影响不同步并存在群落结构的补偿作用,从而维持了非根际土壤总体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辽河平原土壤退化现状、退化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及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