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4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比较了13个油用向日葵品种籽粒的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结果表明,籽粒水分平均含量为38.2 g/kg、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54 g/kg、含油率平均为440.2 g/kg,综合比较,金丰油6号、宝丰9号这2个油用向日葵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较高,具有较好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甘肃省裸仁美洲南瓜白粉菌对己唑醇敏感性及抗性产生情况,采用小株喷雾法对采自兰州、武威、景泰等地的20个南瓜白粉菌菌株对己唑醇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利用紫外诱导、药剂驯化、先紫外后药剂驯化三种方法对敏感菌株进行了抗药性诱导,并对抗性突变菌株的生物学性状及其对丙环唑、氟硅唑、腈菌唑和戊唑醇的交互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个南瓜白粉菌菌株对己唑醇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EC50值在17.77~285.54μg/mL范围内;与其他两种诱导方法相比药剂驯化方法获得的抗性突变菌株的抗性倍数最高,为8.94倍。敏感菌株和抗性突变菌株孢子萌发的最佳时间分别为36h和48h;抗性突变菌株产孢量和致病力明显高于敏感菌株;适合度测定表明抗性突变菌株与敏感菌株之间存在竞争力,孢子萌发率、芽管个数之间差异显著,菌丝分支数、产孢量之间差异不显著;抗性突变菌株在抗性突变菌株和敏感菌株混合比例为80∶20的群体中,存在频率比较稳定,连续培养7代后仍占85.69%;己唑醇抗性突变菌株对丙环唑、氟硅唑、腈菌唑和戊唑醇4种药剂未表现出交互抗性。研究结果可为甘肃省防治南瓜白粉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黄瓜白粉病菌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改良CTAB法、SDS法和真菌试剂盒法对黄瓜白粉病菌基因组DNA提取的效果。结果表明,CTAB法提取的黄瓜白粉菌基因组DNA在纯度(R=A260 nm /A 280 nm)和产量上均优于SDS法和真菌试剂盒法,且杂质少。CTAB法提取的黄瓜白粉菌基因组DNA产率为204.3 μg/g,而SDS法和真菌试剂盒法分别为147.7、117.7 μg/g,且方法产率之间差异极显著。采用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较高,为1.969 6;SDS法和真菌试剂盒法提取的DND纯度较低,分别为1.832 2和1.507 9。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纳米硅、30% 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和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4种化学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发现4种化学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均无直接抑制作用。利用4种化学药剂诱导黄瓜幼苗抗枯萎病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30% 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的诱导抗性效果最好,最高为10.93%;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处理不仅没有诱导抗性效果,反而促进了病害的发生;纳米硅与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的诱导抗性效果处于二者之间,最高分别为4.08%和6.24%。  相似文献   
5.
兰州百合褐腐病罹病根和根盘及鳞片分出的真菌和卵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明兰州百合褐腐病相关真菌和卵菌种类,于2013年秋季在兰州百合主产区采集罹病百合鳞茎标样,采用真菌常规组织分离法,对522个病样(块根、根盘和鳞片)组织进行了分离,共分离得到574株真菌和卵菌,真菌和卵菌分出率达109.96%;分离得到的真菌和卵菌可归于6个属,其中土赤壳属(Ilyonectria)、镰刀菌属(Fusarium)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的分离频率分别为46.86%、32.23%和17.07%,为优势菌群;3个优势菌群的占比因分离部位、采样地块而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纳米硅、30%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和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4种化学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发现4种化学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均无直接抑制作用。利用4种化学药剂诱导黄瓜幼苗抗枯萎病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30%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的诱导抗性效果最好,最高为10.93%;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处理不仅没有诱导抗性效果,反而促进了病害的发生;纳米硅与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的诱导抗性效果处于二者之间,最高分别为4.08%和6.24%。  相似文献   
7.
以黄瓜白粉病菌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改良CTAB法、SDS法和真菌试剂盒法对黄瓜白粉病菌基因组DNA提取的效果。结果表明,CTAB法提取的黄瓜白粉菌基因组DNA在纯度(R=A_(260 nm)/A_(280 nm))和产量上均优于SDS法和真菌试剂盒法,且杂质少。CTAB法提取的黄瓜白粉菌基因组DNA产率为204.3μg/g,而SDS法和真菌试剂盒法分别为147.7、117.7μg/g,且方法产率之间差异极显著。采用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较高,为1.969 6;SDS法和真菌试剂盒法提取的DND纯度较低,分别为1.832 2和1.507 9。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4种化学物质对南瓜抗白粉病产生过敏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接菌处理可使南瓜叶片中过敏性细胞数量增加,且随着浓度的升高过敏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经20mmol/L H2O2 + 接菌处理的南瓜叶片,在96h时产生的过敏性细胞比对照多81个/cm2; 而活性氧清除剂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3种化学物质处理+接菌南瓜叶片后,叶片中过敏性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且浓度越高,过敏性细胞数量越少,2000U/mL过氧化氢酶+接菌、20mmol/L抗坏血酸+接菌和40mg/L谷胱甘肽 + 接菌处理南瓜叶片,96h时过敏性细胞数量分别比对照 + 接菌少79、95和90个/cm2; 接菌10d后,20mmol/L H2O2 + 接菌处理的南瓜叶片的病情指数比对照 + 接菌低14.1,2000U/mL过氧化氢酶 + 接菌、20mmol/L抗坏血酸 + 接菌和40mg/L谷胱甘肽 + 接菌处理的南瓜叶片的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高7.47、4.95和6.83。  相似文献   
9.
黄花棘豆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定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提取物对常见病原真菌的活性, 明确其中的有效成分, 以黄花棘豆为材料, 结合生物活性追踪法, 对黄花棘豆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 并利用现代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 黄花棘豆乙醇提取物对供试4种病原真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活性, 10 mg/mL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率达到82.08 %; 粗提物萃取后的二氯甲烷相和乙酸乙酯相为其活性部分, 10 mg/mL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4.30 %和83.13 %; 从合并后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相中分离、鉴定得到了6个化合物, 其中3-羟基-4, 9-二甲氧基紫檀烷、3-羟基-9-甲氧基紫檀烷和3-羟基-8, 9-二甲氧基紫檀烷对供试病原菌表现较好的抑制活性; 3-羟基-4, 9-二甲氧基紫檀烷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值为10.42 μg/mL, 3-羟基-8, 9-二甲氧基紫檀烷对黄瓜枯萎病菌的EC50值为27.09 μg/mL。黄花棘豆提取物对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紫檀烷类化合物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 具备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兰州百合褐腐病相关真菌和卵菌种类,于2013年秋季在兰州百合主产区采集罹病百合鳞茎标样,采用真菌常规组织分离法,对522个病样(块根、根盘和鳞片)组织进行了分离,共分离得到574株真菌和卵菌,真菌和卵菌分出率达109.96%;分离得到的真菌和卵菌可归于6个属,其中土赤壳属(Ilyonectria)、镰刀菌属(Fusarium)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的分离频率分别为46.86%、32.23%和17.07%,为优势菌群;3个优势菌群的占比因分离部位、采样地块而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