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3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1.
对Xanthomonascampestrispv.campestris(下称Xcc)8004菌株染色体基因组中9.4kbHindⅢDNA的“1.9”kbEcoRI酶切片段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EcoRIDNA片段的实际长度为1.88kb。在核苷酸水平上与Xcc的gum基因有98%的一致性;这一EcoRI片段上有两个有意义的ORF:ORF1和ORF2。ORF1是一个不完整的ORF;在氨基酸水平上,ORF1和ORF2的推断性编码产物蛋白分别与gumA基因编码的GumA及gumB基因编码的GumB蛋白有100%的一致性。因此在1.88kbEcoRI片段上存在一完整的gumB基因。  相似文献   
2.
构建携带报告基因的转座子Tn5gusA5于广谱性cos质粒pLAFR1上,利用Tn5gusA5诱变野生型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筛选与致病性有关的因子(胞外多糖,胞外酶)突变体,通过Southern杂交和报告基因gus表达验证,突变体是由转座子诱变所致。  相似文献   
3.
利用转座子Tn5ggusA5上的抗性基因,通过“鸟抢法”克隆到用这种转座子诱变甘蓝黑腐黄单胞菌所获得的三个胞外多糖突变体菌株T106,T113和T117中的转座子及其相邻序死的DNA片段,并利用含有这些片段重组质粒,通过标记置换构字突变体。  相似文献   
4.
利用转座子Tn5gusA5上的抗性基因,通过“鸟枪法”克隆到用这种转座子诱变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所获得的三个胞外多糖突变体菌株T106、T113和T117中的转座子及其相邻序列的DNA片段,并利用含有这些片段的重组质粒,通过标记置换构建了突变体。通过检测标记置换突变体的胞外多糖产量及Southern杂交,证实了胞外多糖突变株T106、T113和T117不仅确系转座子插入所致,而且转座子插入的位点分布在染色体的不同区域。从而证实了我们所报道的诱变体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构建携带报告基因的转座子Tn5gusA5于广谱性cos质粒pLAFR1上,利用Tn5gusA5诱变野生型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筛选与致病性有关的因子(胞外多糖,胞外酶)突变体,通过Southern杂交和报告基因gus表达验证,突变体是由转座子诱变所致。  相似文献   
6.
 1992~1994年采用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研究方法,测定108个以江汉稻区为主的湖北水稻白叶枯病分离菌珠,在5个中国鉴别品种(IR26、爪哇14、南粳15、特特普和金则30)成株上的抗感反应,将病菌划分为O、Ⅰ、Ⅱ、Ⅲ、Ⅳ致病型。Ⅳ型菌31个,占参试菌株的28.7%,占采样县(市)的61.1%,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是江汉稻区流行的优势致病型,其次是Ⅲ、Ⅱ型菌。此结果与1989~1991年测定湖北省白叶枯病致病型结果基本一致,流行优势致病型仍是Ⅳ型,但致病力指数由1989~1991年的72.3下降至59.3,菌株毒力有所减弱。白叶枯病是江汉稻区水稻生产的潜在威胁,而目前种植的水稻品种多不抗IV型菌,所以今后在育种过程中,要多考虑转育含Xa-4基因品种。在白叶枯病疫区建议种植抗性稳定的扬辐籼2号、扬稻4号、秀水664、威优64等品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