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螺纹联接往往因松动而失效,本文提供了一种用非对称三角牙型螺纹进行螺纹联接防松的方法,并对防松机理和强度做了理论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推进湖北省"籼改粳",明确3个不同类型粳稻在湖北省粳麦生产区的生态适应性,以甬优4949、鄂香2号等5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在机插条件下,设置4个播期,研究播期对3个类型粳稻产量、生育期、品质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3个类型粳稻随着播期推迟,其生育期缩短,各生育进程加快,产量不同程度下降,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利用率和日照时数利用率均呈下降趋势。根据3个粳麦生产区温光资源条件和小麦腾茬时间,初步确定了3个粳麦区适宜粳稻品种类型和播种期,襄阳适宜选用的粳稻品种类型为早熟中粳和生育期较短的中熟中粳;孝昌适宜选用的品种类型为早熟中粳和中熟中粳;江陵适宜选用的品种类型为早熟中粳、中熟中粳和早熟晚粳。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虾稻共作模式下稻田土壤淤泥层较深、易陷机等问题,开展了履带自走式旋耕机与轮式拖拉机配套旋耕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履带自走式旋耕机作业效率略低于轮式拖拉机,但碎土率提高4.9个百分点、耕深增加2.3 cm、机体下陷深度减少11.1 cm,作业后平整度优于轮式拖拉机,且履带自走式拖拉机未出现田间陷机现象,减少了耕整机具对田间土壤的碾压,保护了耕作层的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4.
运用合理化工程的基本原理,探索和构造新型的工装设计系统,对工装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内容及步骤,可变型工装智能模型的建立以及工装的数据管理等,提出了一种系统思路、框架以及实施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早籼晚粳"(早稻"两优287",晚稻"鄂粳403")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了6组氮肥组合,包括早稻3组(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为N1/N2(6∶4∶0)、N3/N4(6∶3∶1)和N5/N6(5∶3∶2))、晚稻2组(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为N1/N3/N5(5∶3∶2)、N2/N4/N6(5∶2∶3)及不施氮肥处理(对照,CK,N0),考察双季的分蘖动态变化、叶面积指数(LAI)和SPAD值、关键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产量构成、氮肥利用率等指标。结果显示:早稻氮素施用后移显著提高成穗率,N5/N6的成穗率达到95.5%,晚稻以N3处理有效穗最高;早稻叶面积指数以N3/N4处理最高,较N1/N2提高42.6%,前者叶片衰老速度低于后者,晚稻LAI也以N3处理最高;早稻氮素施用后移后,N3/N4和N5/N6产量较N1/N2显著提高,增产分别达到17.3%、14.6%,晚稻N3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周年产量以N3处理最高;N3处理的周年氮肥农学利用率(AE)比其他处理的平均值高43.3%,氮肥偏生产效率(PFP)高11.7%。研究表明早籼稻氮肥施用比例以基肥∶分蘖肥∶穗肥=6∶4∶0,晚粳稻以5∶3∶2的搭配组合对提高周年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机具腐蚀机理与磷化静电喷塑防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蚀是机具的重要失效形式,此文分析其产生机理,尤其是新的环境污染下的腐蚀机理,并提出了防止与减轻机具腐蚀的新工艺一磷化,静电喷塑工艺。  相似文献   
7.
腐蚀是机具的重要失效形式,此文分析其产生机理,尤其是新的环境污染下的腐蚀机理,并提出了防止与减轻机具腐蚀的新工艺一磷化、静电喷塑工艺。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土壤利用效率,推广了鲜食大豆—萝卜—莴苣三种三收栽培技术。该轮作技术蔬菜生育期衔接紧密,实现茬口间的高效转换,种植技术相对简单。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整地施肥,以备种植下茬蔬菜。该技术每667 m2效益可达8 750元,可作为鄂东地区乡村振兴选择的优势种植模式之一,供气候相似地区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一些难加工材料如 :不锈钢、高锰钢、高温合金、钛合金、高硅铝合金、镍基合金、环氧树脂、石材等的可切削加工性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合适的切削加工刀具材料 ,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头季留茬高度对水稻再生季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为实现再生季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杂交稻新两优223和常规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头季收割时设置40(高留茬,HS)、20(中留茬,MS)和5cm(低留茬,LS)3种留茬高度处理,考察不同节位再生穗产量构成因子、稻米品质、叶面积指数、氮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n)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留茬高度降低,2个品种产量均呈下降趋势,再生季HS处理产量(4.13t/hm2)比MS和LS处理分别高9.9%和16.3%。随留茬高度降低,再生季稻米碾磨品质显著下降,新两优223整精米率下降幅度显著大于黄华占,前者HS处理分别比MS和LS处理高26.8%和59.7%;随留茬高度降低,稻米外观品质显著提升,蛋白质含量下降,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变化。再生季水稻主茎、叶片和新芽的氮素含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HS和MS处理的Pn显著高于LS处理。综上所述,根据品种特性,调节头季收割留茬高度,可促进水稻再生季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