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李若南 《现代农业科技》2010,(2):257-257,259
构建合理的生态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保持景观要素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多样性,构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生态城市景观,充分发挥景观的生产功效、经济价值、资源价值和美学价值,是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从狭义景观设计和城市大地景观规划2个方面探讨了在生态城市规划背景下的园林及景观规划。  相似文献   
2.
3.
桑椹采后自溶过程中的质地与细胞壁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果实采摘后发生果肉变软、溶解、流汁,甚至糜烂的现象称为果实自溶。为了解桑椹采后自溶现象发生与质地参数及细胞壁结构变化的关系,对大10和白玉王2个果桑品种的桑椹进行采后自溶指数、质构参数及细胞壁组分、细胞膜透性与降解酶活性的变化分析。4℃低温贮藏过程中,2个果桑品种桑椹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均呈下降变化,而自溶指数均明显上升,即果实的硬度、弹性、咀嚼性与自溶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3项参数均能较好地反映桑椹采后的质地特性。黏附性和内聚性均能较好地反映因细胞壁结构变化而导致的桑椹采后自溶现象:采后桑椹的黏附性上升,与细胞壁物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验证了细胞壁组分发生了降解;采后桑椹的内聚性下降,与细胞膜透性呈显著负相关,验证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研究结果证实质地多面分析(TPA)参数可以评价桑椹采后质地变化和自溶现象。此外,桑椹采后自溶时,细胞壁降解酶(果胶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β-半乳糖苷酶、纤维素酶)活性发生改变,引起细胞壁结构变化,导致果实质地软化,这种变化在2个果桑品种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景天科植物在城市立体绿化中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天科植物因其适应性强、耐瘠、耐寒及耐旱的特性在城市立体绿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被常用于屋顶绿化、路桥绿化、柱廊及棚架绿化、立体花坛绿化、岩石假山绿化及庭院立体绿化等立体绿化形式。对立体绿化中常用景天科植物及其在立体绿化中的各应用形式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景天科植物在立体绿化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亚热带地区不同森林经营方式对氮输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热带地区是我国人工林面积发展最快的地区,但早期的皆伐、炼山、整地等营林方式加重了该区氮流失问题,探讨科学生态的森林经营方式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2013年3—5月在每次侵蚀性降雨后,对皆伐炼山造林(人工幼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人促幼林)和次生林(对照)地表径流量、氮输出浓度及氮输出通量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人工幼林地表径流量是次生林的1.8~18.5倍(P<0.05),但人促幼林地表径流量与次生林无显著差异(P>0.05);(2)人工幼林地表径流中的NH_4^+-N、NO_3^--N输出浓度分别比次生林高17.1%~70.1%和36.3%~97.8%,NH_4^+-N、NO_3^--N输出通量分别是次生林的2.5~45.7倍和41.6~254.9倍,而人促幼林地表径流无论是氮输出浓度还是输出通量都与次生林无显著差异(P>0.05);(3)观测后期(5月份),次生林地表径流NH_4^+-N输出浓度是人工幼林的1.24~5.53倍,NO-3-N输出浓度亦有明显的升高;(4)3种森林类型地表径流中无机氮所占比例均大于60%,人工幼林尤其以NO_3^--N为主,平均输出比例占到55.8%。研究表明,人促幼林土壤氮源主要来自枯落物层的分解,该营林方式有利于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土壤表层的氮流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