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淑梅  李红  高娟  黄艳  李景波 《北方水稻》2008,38(3):115-116
盘锦地区水稻田杂草群落经过多年衍变,现主要以禾本科稗草,莎草科萤蔺、镳草、扁秆镳草以及星接藻科水绵为优势杂草。在苗田和本田,主要采用封闭化学除草技术,苗田在播种覆土后封闭,本田分插前封闭和插后封闭,将杀稗草有特效的除草剂(如丁草胺等)与杀莎草和阔叶草有特效的除草剂(如吡嘧磺隆等)混配使用,有效防除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2.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杂交粳稻辽优5218和常规粳稻辽星1号为试材,研究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辽优5218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高于辽星1号,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两品种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籽粒长宽比无显著影响;增施氮肥或降低密度可提高辽优5218和辽星1号籽粒的蛋白质含量,降低食味值;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辽优5218和辽星1号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因品种不同有所差异.适量少肥和适度密植可以改善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的营养和食味品质,但杂交粳稻的高垩白粒率和高垩白度只能通过育种手段去改良,栽培措施对其影响小.  相似文献   
3.
氮肥运筹对超级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级稻盐丰47为试材,采用大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肥运筹对超级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蘖肥、穗肥比例2.5∶4.5∶3.0的处理平均单产为10 267.5 kg/hm2,较比例为2.8∶7.2∶0的处理增产5.5%,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颖花数、生物产量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产量百分比、氮肥利用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盐丰47高产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N、P施用量及插秧密度对多穗型水稻新品种盐丰47产量的影响,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该品种在盘锦稻区获得750 kg/667 m2以上目标产量的优化栽培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详细分析水稻孕穗期前后遭受内涝和洪灾危害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返水洗苗、抢排积水、适量增施化肥、加强水层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降低洪涝灾害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景波  田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27-17029
系统地分析了农业弱质性的表现及其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克服农业弱质性对农村金融发展制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北方粳型超级稻群体生长发育及冠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方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和辽星1为试材,在不同肥力水平下对群体的生长发育动态及冠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直立大穗为主要特征的北方粳型超级稻株型紧凑,叶片挺直,分蘖数适中,叶面积指数(LAI)适宜,冠层上部叶面积较大,高光效叶片数多,群体中光照分布合理,光合作用持续时间长;生长前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少,中后期较多,耐肥抗倒不早衰,因此产量潜力高。  相似文献   
8.
按照无公害水稻生产的有关国家标准,结合盘锦市水稻生产现状,从产地选择、品种选用、育苗、整地、插秧、施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提出了无公害水稻生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他们爱树、爱山,爱得发痴。与大山为伍11年,把东北边疆的十几座秃岭荒山都栽上了树。如今,大山一派苍翠。这片片绿色的耕耘者就是黑龙江省农垦宁安农场营林工人孙俊福和他的妻子刘春玲。 小孙和小刘童年常跟父母在山里挖野菜、采蘑菇、打柴禾,从小就眷恋着大山。孙俊福初中毕业当上了营林工人。到了谈情说爱的年龄,别的姑娘都想找个城市对象,逃出山沟沟,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新型水田埝埂(雅克力波纹板埝埂)的隔水效果及对试验小区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埝埂的隔水、保肥效果均好于土埝,在省工、节地及减少小区试验误差等方面具有土埝无法相比的优点,该新型埝埂实用性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